编者按:本文来自巴比特资讯,作者:蒙特卡洛,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
一、前言
前两天看了闪电黄世亮的文章,文章写的很有意思,标题叫做《为什么要研究“山寨”币》,其中提到了一个事迹,就是他花了1万块钱买了100种山寨币,每个山寨币买了100元,目的就是为了与相关的山寨币产生利益关联,从而促使自己更深入的去思考和学习这些币。这种做法挺反常理的,因为在普通人看来,投资就要投主流币,就要投那些价值币种,应该远离山寨币才对。但是闪电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买了大量的山寨币,那么到底哪种做法是对的呢?判断行为的对错,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闪电买这些山寨币的投入也不是很大,而且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盈利。其中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点在于:对于山寨币该如何定义?我们对于山寨币的看法是不是太狭隘了?二、山寨币的起源
Coinbase CEO敦促美国公民投票支持《21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金色财经报道,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敦促美国公民采取行动,并通过电子邮件向其代表投票支持《21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FIT21),该法案可能会为加密货币提供明确的监管。
7月26日,立法者投票支持FIT21和区块链监管确定性法案。这些法案预计将为加密货币公司提供明确的信息,包括设定该国证券和大宗商品监管机构之间管辖权的差异。Armstrong在推文中表示,由于投票将在第二天继续进行,美国人有能力敦促他们的代表对FIT21投“赞成”票。该法案仍将在立法过程中不断演变。[2023/7/27 16:02:35]
其实,山寨币的这个说法,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最早在比特币刚刚开始火爆起来,媒体上刚开始出现比特币的新闻的时候,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模仿比特币的数字货币,这些数字货币相对于比特币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有些只是简单的把发行总量改了改一下,比如从2100万变成1个亿2个亿,或者把区块的确认时间缩短一点,又或者把区块大小变大一点。如果是出于市场发展的需要倒也没什么,但更多人只是利用这一点点小的改动,创造出一个新的币,然后来向市场上融资圈钱而已。大家都很反感的这种行为,于是就把这些币统称为山寨币,山寨币就是从那个时候叫出来的。包括后来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比特币的分叉币,包括BTG、BCD,SBTC这些币都可以叫做山寨币,都是从比特币上分叉而来的,除了融资圈钱之外没有一丁点实际价值。三、空气币
Skybridge Capital创始人:比特币未来将涨至50万美元,现在入场仍处于早期:11月15日消息,纽约投资公司Skybridge Capital的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Anthony Scaramucci上周五就美国经济、通货膨胀和比特币发表了评论。Scaramucci在2017年7月特朗普政府期间曾短暂担任白宫通讯主任。有人问他是否建议人们以目前约6.4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比特币。Scaramucci立即回答说:“毫无疑问。”他说,以目前比特币的价格水平,“我仍然认为我们(现在入场)还非常、非常早。”他指出,如果Ark Invest首席执行官Cathie Wood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到2024年底到2025年年中,行业将会拥有10亿个钱包”。他还预测,比特币将轻松上涨至50万美元。(Bitcoin.com)[2021/11/15 6:52:28]
山寨币已经很过分了,但是空气币仍然有过之而无不及。2017年的ICO火爆起来之后,最初的一批ICO的项目,其实质地都还是不错的,比如像以太坊这种,项目方都在踏踏实实的做事,也有很多技术上、共识上的创新。但是随着ICO的造富效应火爆起来之后,大量的项目蜂拥而至。而这个时候,真正在技术上有突破,在共识机制上有创新的项目很少,更多的项目就是利用已有的技术和共识机制,提出一个非常宏大而宽泛的概念和一条不切实际的发展路线而已。有很多项目其实随便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行的,但是那个时候ICO实在是太火爆,凡是上交易所的项目都会来一波爆涨,所以大多数人也并不关心这个项目背后的实际价值和应用,也不关心这个币背后对应着什么权益,也根本不关心项目可不可行,只关心暴涨和能不能抢到额度,这个时候的这些币,甚至都不能叫做山寨币,准确的说法是空气币。四、资金盘与模式币
摩根溪创始人:下届美国财长Jenet Yellen可能是比特币盟友:美国当选总统Joe Biden决定任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Jenet Yellen担任下届美国财政部长,对此摩根溪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表示,“Janet Yellen很可能是未来4-8年里比特币最伟大的盟友,她从未见过让她害怕的高通胀情况,她对经济泡沫和通胀有容忍度。Yellen的经济管理风格与比特币的看涨情况相辅相成。”(News BTC)[2020/11/25 22:07:02]
本来以为山寨币、空气币已经很夸张了,但没想到我还是太年轻了。空气币已经没有任何的内在权益支撑,纯粹属于空手套白狼了,但人们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在空气币的基础上,人们还能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比如进入2018年以来的资金盘、模式币,又刷新了人们的认知。有很多资金盘的项目打着养生、健康、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的幌子,但本质上跟具体是什么项目什么业务没关系,本质上就是拉人头,就是这种上下线的关系,你拉的人头越多,你的下线越多,你的层次就越高,那么你赚的钱就越多。如同以前的庞氏局一样,这种资金盘的项目从古至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都屡禁不止,而且经常翻着新花样出来。这样的项目,一方面本身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金融市场的人来说,很容易分辨不出走真假而上当受;那更可怕的是,目前币圈参与资金盘项目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个比例甚至可能超过50%,是明知该项目是资金盘项目而参与的。因为他们觉得其它项目涨的太慢,反而资金盘项目最容易炒作起来,因为有人在控盘,因为有“庄”,他认为只要他跑得足够早,那么他就会是受益的一方。但资金盘项目的结构决定了,参与项目的人里面,最终90%一定是血本无归的,只有10%的早期参与人员才有可能盈利,大量的人的亏损才成就了顶层10%的人的财富。五、被一棍子打死的“山寨币”
动态 | SEC就比特币ETF提议征求公众反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目前正在就一项有关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新提议寻求公众反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提出了新的比特币ETF提议,该交易所正寻求上市一只名为“SolidX比特币股票”的基金,由投资管理公司VanEck发行。新基金打算通过持有真正的比特币,而不是像其他一些基金那样只持有比特币衍生品或期货合约,来全面支持这只基金。这可能意味着,来自更传统的投资者和机构的新资金可能会进入比特币市场,这可能会为新一轮价格上涨创造条件。[2018/7/2]
正是因为山寨币、空气币、资金盘、模式币的项目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市场对于这些币有很强的排斥感,经常在媒体上能看到批评山寨币这不好那不好的文章,正如黄世亮所说,“鄙视山寨币好像成了一种正确”。目前有一种说法,说市场上99%币都是垃圾,有些人则直接针对国产币,说99%的国产币更是垃圾中的垃圾。虽然我个人对很多山寨币也不满意,但是我个人认为像上面这种说法太极端了,而且有点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的意思。目前的区块链市场还属于非常早的早期,整个市场也没有成熟,监管也没有介入进来,所以使得整个市场鱼龙混杂。但,即使是鱼龙混杂,也还是有鱼有龙,不能因为全是鱼而忽略龙的存在,毕竟鱼可多可少,但龙有一条就足够了。我经常有机会参加线下的活动,能够接触到踏踏实实做项目的项目方,他们虽然很少出现在媒体口中,但是他们是真的正在用技术改变着世界,它们是真正的“龙”,目前的这些媒体评价对他们是不太公平的。我们需要准确的分清这些概念,到底什么是山寨币?什么是空气币?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山寨币都是不好的吗?哪些项目被误分为了山寨币?我认为现在“山寨币”这个概念被无限扩大化了,在有些人心里,他们认为只有比特币才是正宗,除了比特币之外全是山寨币;有些人则认为,可能目前市值排名前10或者前20的,才能够勉强叫做主流币,其它的全是山寨币,但这些定义都是不准确的。首先,空气币、资金盘、模式币这三种,当然毫无疑问是违法的,是被国家禁止的,是我们要大力反对的。但是对于“山寨币”我们需要定义的更加准确,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个人认为,没有解决真实市场需求的币,才叫做山寨币,而不是从市值、影响力、媒体评价这些角度来判断。这里所说的真实市场需求,是除了投机之外的需求,市场真的需要它,需要用它来承载某种权益,比如用它来抵扣手续费,用它来当做燃料之类的。凡是能够解决市场上某方面真实需求的,即使现在市值还没办法排到前20,也不应该被归为山寨币这一类;反过来道理也是成立的,如果没有解决某方面真实的市场需求,即使现在市值排到了前10,未来也是会归零的,它也应该被划分为山寨币。对于我们的投资而言,我们需要对这些概念有着更准确的区分,要不然很有可能因为一个概念错误,而失去大量优秀的、极具潜力的投资标的。六、“山寨币”的发展,才是整个数字货币区块链的发展
正如古话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个人认为比特币只是开始,未来当整个行业发展起来的时候,一定不会是只有比特币一家多大,而是无数个项目从无数个角度构成整个行业的基础。未来市场上会有各种各样的代币,它们都有着某方面的创新,而且紧密的联系市场,有着真实的市场需求,可能在现在看来他们是非常小众,还属于被大家鄙视的山寨币。现在被大家认为的“山寨币”里面,一定藏着未来的巨龙;未来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起来,一定是这些人口中的“山寨币”,带动着崛起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