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朋友推荐一篇万维钢老师的文章给我,我看了觉得挺有意思的,讲的是一个人越是不懂,就越自信。罗素有句名言“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好比在币圈里,往往刚刚入行的新人,总是满怀自信地想买到百倍币。基本每天都有读者问我推荐一些币种,如果我推荐比特币,他就马上来一句:比特币价格太高啊,涨不了多少啊。在新人的眼里,一定是能买到百倍币的,这就是因为“不懂”带来的盲目自信。而在币圈越资深的老人,就越保守稳健,一般大部分仓位都是比特币,绝不会轻易去重仓一个所谓的“百倍币”。因为经历了几轮牛熊市,就算是市值排名前十的币种,能存活下来的也只有那么几个。文章里讲一个心理学效应,叫“邓宁-克鲁格效应”。先讲个故事,在1995年,美国有个中年男子,他去抢银行。奇怪的是,这个中年男子既然没有采取任何伪装措施,光明正大地抢银行,他还对着摄像头笑了笑,抢完银行就像买完菜一样的回家了。当天晚上警察就到他家里抓住了他,拿出了监控录像带的证据。当时这个中年男子感到很震惊,觉得不应该被发现啊,因为已经在脸上抹了柠檬汁啊!这个时候,警察一脸懵逼。后来才得知,这位中年男子听说柠檬汁可以做隐形墨水,就是用柠檬汁写在白纸上的字,干了以后就看不见了。也许他听人说过柠檬汁可以隐形这个知识,以为只要把柠檬汁抹到某个东西上,某个东西就能隐形,但是他显然误解了“隐形”的意思。这位中年男子的愚蠢行为后来惊动了康奈尔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叫戴维·邓宁,他就跟自己的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搞了一项研究,想看看为什么这种一知半解的人能有这么大的自信心。后来他们发现,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自信。邓宁和克鲁格研究的是两种能力的关系:第一种能力就是你在某个领域的技能水平,第二种能力是你对这个技能的自我评估的能力——也就是你对自己的水平有没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比如,很多投资新人,一冲进来,就盲目地买各种币,加杠杆,玩期货合约等,他们之所以这么操作,背后的原因就是,第二种能力差,也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同时很明显他们第一种能力也不行。所以,有些人能力低,自我评估能力也差,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是,自我评估的偏差程度跟能力相关:是越没能力的人,反而越能高估自己的能力。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真正水平高的人,可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声音 | 区块链专家程晓明:可通过嘉楠耘智在美上市,观察中国政府对这个行业的态度:11月2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区块链专家程晓明博士在参加活动时表示,大家此时关注公司上市的事儿,其实不完全是因为这个公司本身,更多的是关注证券市场对区块链相关公司的态度,对区块链这个行业发展的态度,尤其是中国证监会证券监管机关的态度,然后由此要观察中国政府对这个行业的态度。如果是一个普通行业的企业,别说去美国上市,就算去月球上市,恐怕也没有这么大的关注。[2019/11/21]
声音丨路透社前全球总编:李笑来录音验证了大家对这个行业最坏的想象:前路透社全球总编、Tripod Advisors咨询公司创始人史进德(David Schlesinger)今日撰文,提到李笑来录音事件,他表示,该录音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大家对这个行业最坏的想象,在加密货币交易圈中充斥大量欺诈。为保证区块链技术健康发展,首要任务是驱逐市场上的“劣币”参与者,政府应该参与监管,尽管这可能扼杀一些创新,但这是一个可以带来巨大收益的必要妥协,否则区块链泡沫的破裂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索。[2018/7/4]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做数字经济领跑者,但要注意风险防范:《人民日报》2月26日经济版整版刊发了区块链署名评论文章《三问区块链》及《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文章分别对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有什么用及区块链会成新风口吗进行了解释,积极肯定了区块链在降低价值传输成本、解放生产力上的作用。同时也表示区块链技术目前还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别要区分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今后更好地推广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还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等。文章最后提到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正从跟跑者、并跑者逐渐变成领跑者。深入推动数字技术进步,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必将成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将引领世界数字经济大潮。[2018/2/2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