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加密谷Live,作者:DeribitInsight,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TBTC是近期在以太坊公布的一种BTC锚定代币。跨链锚定代币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保持资产特性的情况下,将资产从一条链复制到另一条链上。换言之,一条跨链能将任何区块链变成一条BTC侧链。侧链的概念最早于2010年提出,它稳定性更强、保密性更佳且状态更丰富,同时还允许BTC主网缓慢而保守的发展。此外,即使侧链出现问题,也不会对主链造成任何后果。BTC用户可以通过以太坊上可靠的BTC代币进入资本市场、市场、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可能在未来普及的应用,譬如私人转账、创新托管解决方案和DAOs等。同时,这些应用将能获得BTC的优越流动性和货币属性。跨链锚定代币的设计空间
本文以TBTC为例,总体探讨跨链的设计。此种锚定代币的期望特性可能包括:防审查:任何人,不论身份或管辖权,均可创建、赎回和使用代币。防没收:托管人或其他第三方均不能扣押储存的代币。相对于BTC的价格稳定:代币锚定BTC的价格,因而继承了其货币属性。可接受的运营成本。该系统能以对用户和托管人均有吸引力的价格提供服务。如果某人能在另一条链上复制以上所有属性,则信任模型将接近于在主链上使用BTC的特性。实际上,所有的跨链锚定代币均需主动对BTC作出妥协,优先考虑某些功能,而牺牲其它功能。这些妥协在某些情况下是否合意,或者甚至更可取,取决于用户最初需要代币的目的。可赎回vs.不可赎回
每一个BTC锚定代币的目标是引入具有真正BTC属性,但处于另一条链上的代币。为了保持BTC的货币属性,代币交易应当尽可能接近原币交易。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包装法第一种方法应用于WBTC、Liquid和TBTC,根据该方法,托管者接受客户的BTC储蓄,并通过在侧链为每一个托管的BTC代币发放代理通证来对其进行“包装”。之后储户便可使用侧链上的代理通证,如:溢价出售或在DeFi市场贷出。任何该代理通证的购买者均可用相应的托管BTC代币将之赎回。只要该系统能确保一个BTC总是能创建一个代理通证,且一个代理通证总是能够用另一个BTC来赎回,便可依靠理智的市场参与者维持它们之间的平价。若该代理通证的交易价低于BTC,市场参与者将购买打折的代理通证,并将其兑换为BTC存款,即时获利。这会减少通证的供应,直到市场达到新的平衡点,且价格恢复到平价。若该代理通证的交易价高于BTC,便会激励套利者通过创建更多的代理通证来增加供应,再将它们卖入市场,同样即时获利。合成法与其包装BTC担保品,储户也可用非BTC担保品创建合成BTC。为了解该体系的运作原理,我们以MakerDAO为例。尽管他们的代币Dai是一种对标美元的合成代币,该系统亦可同样轻松地发行任何其他资产的合成币,包括BTC。Dai是在用户将担保品存入抵押债务头寸时产生的。虽然任何人都可以拥有Dai并进行交易,只有CDP的持有者才能用相应的担保品将之赎回。因为这个套利循环长很多,合成资产需要额外的机制来保持平价。为此,MakerDAO引入了稳定费和Dai储蓄率。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帮助稳定市场供需,达到一美元的均衡价格。有担保的vs.受信任的
如上文所言,对另一条链上的每个代币,某个人需要控制同等金额的担保品,来确保持续平价。当使用另一条链上的非本地担保品时,如:寄生在以太坊的系统里面的BTC担保品,这会造成额外的问题:某个人必须控制BTC私钥。在可以运用智能合约进行私钥控制前,控制私钥的人亦控制着系统。为了让系统持续,必须激励这些托管人不要滥用职权。我们要么相信不会出现盗窃,要么要求他们确保出现问题后提供补救措施。不论如何,如果要让系统长期存在,必须给托管人提供一种激励,让“不盗取存款”比“盗取存款”更具吸引力。在WBTC和Blockstream的Liquid网络上,一个托管者或几个托管者组成的联盟持有担保品,用户信任他们不会盗取担保品。这一假设在大部分情况下成立,因为托管者是“间接担保者”。作为大型的BTC企业,他们用自己的身份作为担保,并且受到传统法律制度的约束。尽管如此,任何受到法律制度约束的系统,都无法完全免于许可或完全防止审查。另一个选择是使用仅其他系统参与者可以获取,而任何外方均无法获取的债券。在BTC和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发明之前,这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且这本身也是一项重要发明。由于无需许可的代币的出现,我们现在可以构建一个每一步流程均有担保的系统。在托管系统中,这可以给用户提供担保,确保托管者要么遵守规则,要么失去担保品。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生产耗费的资本更多。毫无疑问,这些额外的成本会转嫁到用户身上,抬高服务的整体价格。因此,这一妥协最适合要求大量信任的服务,且用户不介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在某些情况下,盗取的资产很难变现。但BTC的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如果某个托管者扣押用户资金,资金即归该托管者所有。换言之,BTC市场流动性很高。TBTC的方法:有担保的和可赎回的
回顾上文,我们提到MakerDAO的合成方法是有担保和可赎回的,而WBTC和Liquid系统的方法对合规用户而言是有担保和可赎回的,但对不合规用户而言是有担保和不可赎回的。tBTC选择的是可赎回和有担保这种尚待探索的设计方法。tBTC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有保障的BTC托管系统,它发行一种叫做TBTC的代币。用户无需信任托管者,因为这些签名者存入的债券价值高于他们托管的BTC的价值。如果他们要转移未经授权的资金,导致未偿的TBTC价值高于托管的BTC,系统将会没收他们的债券,用于购买和抵消市场上等值的TBTC,恢复TBTC和托管BTC价值的平衡。作为另一道防线,每个BTC并非由单个签名者持有,而是由随机挑选的一群使用n-of-n门限签名的签名者组成的联盟共同托管。与WBTC不同的是,为BTC创建和赎回TBTC的流程不受KYC/AML或管辖法规的约束。任何人都能存入BTC和收到TBTC,亦可赎回TBTC和在BTC主链上收到BTC。tBTC系统的主要工作是确保所有在流通的TBTC都有一枚对应的托管BTC。保持这种平衡是签名者的主要任务,签名者有义务监管他们的债券,并且在BTC价格上升时相应提高TBTC的价格。签名者最初会被要求存入相当于储蓄价值150%的担保品。当他们的债券价值低于140%时,系统会通知他们,并且在债券价值低于110%时启动清算。需注意的是,虽然清算永远不应发生,但需要保留这种可能性,作为对签名者不当行为的严厉惩罚。要求参与者提供担保品的每个系统都面临两大挑战:首先,锁定资金的成本很高,会增加系统的总体成本;其次,债券必须受到监管,这就要求系统了解区块链外部因素:被托管资产的担保品的价格。挑战1:锚定BTC的价格在tBTC的情况下,系统需要知道两个关键时期TBTC的债券代币价格:首先,系统必须知道新的存款所需的担保品金额;其次,系统必须知道存款何时担保不足,预计差额为多少,从而据此发出警告或直接启动清算。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实际担保品相对于BTC的价值若高于报告价值,并无关紧要。只有当实际担保品价值低于报告价值,且缺少及时自动清算设置时,才会对系统造成风险。若从不允许担保品的价值低于托管BTC的价值,那我们只好期望签名者带着BTC走人了。与其使用oracle报价表,tBTC正在寻求使用一种新的基于市场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BTC价格的下限是从实际的跨链订单导入的。如果以太坊/BTC市场流动性充足,则预计市场参与者不会让BTC以低于全球现货价格的折扣价出清。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内未出清的最高出价,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报告价值的确就是全球现货价格的下限。如果攻击者试图操纵系统,将担保品的价值注册为高于实际价值,那他的出价必须高于全球现货价格。与此同时,理性的市场参与者会留意这面“购买墙”,开始向里面出售BTC,从而有效地先发制人。这一机制用整个市场的销售力来抗衡操纵者的购买力,确保系统不受操纵破坏。如果市场没有充足的流动性,系统仍可将有担保的oracle作为备用。挑战2:降低资本需求任何有担保的系统的第二大挑战是将运营成本降低到一个水平,让理性托管者和用户均能参与。发行时,存在的每个TBTC均有250%的价值担保:100%为托管BTC担保,另外150%担保在以太坊,系签名者为保障原始的BTC储蓄而设。既然没有已知的办法让市场了解这些成本,那设置费用的责任就落到了TBTC团队的身上。发行时,签名者每六个月将获得50bps的托管费,每年共获取营业额的1%。鉴于储蓄必须是150%的价值抵押,签名者将在其债权的资本成本小于0.66%p.a.时实现盈亏平衡。即使我们忽略冗余成本,鉴于收益较低,希望成为签名者的人数可能也十分有限。如果回报率高很多的话,可能会有更多人希望成为签名者,但希望成为用户的人又会较少。系统是否能承担较高的托管费,同时也吸引到用户,主要取决于以太坊上TBTC的贷款利率,贷款利率决定着TBTC用户可以从访问Compound或MakerDAO等应用上获得多少效用。为了降低签名者的成本,tBTC系统会在Compound或其他完全抵押的资本市场上自动出借债券。如果某人要在Compound上出借ETH,他们还不如成为一名tBTC签名者或者无需支付任何额外成本便获得签名者费。另一方面,增加另一层智能合约的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削弱TBTC代币的“硬钱”属性。与其使用以太坊等非本地担保,tBTC亦可引入一种从托管费种产生现金流的工作代币。如此一来,系统便可主要用自己未来的现金流进行担保抵押。如果这种工作代币相对于托管中的BTC的波动性小于以太坊,则总的担保要求可进一步降低。这些变化是否会将TBTC的成本降低至用户和托管者对系统都感到满意的水平,还有待观察。目前,我们可以看出TBTC相较其他跨链锚定的优缺点。结论
通过分析与运营成本相关的理想属性,我们证明了像TBTC这样的系统可以通过用债券为每一步进行保险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但债券可能因不当行为而被削减或没收。如今,这种额外的安全性是否值得用户付出代价,很容易成为加密领域的核心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