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的币圈,无论是利好消息还是利空消息,都已经丝毫激不起任何波澜了。这种麻木和沉寂的氛围甚至比今年年初熊市跌到低谷时还要熬人。在那之前,行情的一路下跌对投资者来说虽然是刀刀见血,但好歹投资者面对下跌都已经成了习惯,对下跌都表现得比较淡定了。该割肉的已经都割得差不多。而现在的行情是由年初的谷底走到6月份的高峰后出其不意地来了个猛跌。行情再往下会怎么走?是继续下跌还是反弹回升?哪种迹象都不明显。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也没有人对行情能有比较明确的预判。这种彷徨迷茫的感觉彷佛是把投资者扔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无论是朝左还是朝右看到的都是永无尽头的“黑洞”。面对这样的行情,朋友在聊天时,突然问了一句:如果这样的行情还要继续熬几年,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到了李嘉诚老先生的一段往事。李嘉诚是全球华人圈近几十年来首屈一指的商业奇才。从早年做塑料花起家到后来全力发展商业地产,并延申到全球的产业布局,他经历了香港二战后50多年的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琢磨的地方。1958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嘉诚,咬牙在香港最繁华的北角购下一块地,开始进军地产。然而此后不久的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地价暴跌,竣工楼盘低价抛售却无人问津,建筑行业直接陷入瘫痪,整个社会人心惶惶,陷入焦虑。在这个节点上,李嘉诚选择了入市,大量收购低价地皮,旧楼,甚至是无人接手的烂尾楼。李嘉诚当时说“长江只需要耐心等待楼价回暖,如果还是跌的话,那就继续买入吧”。到了1970年,楼市开始触底反弹,当初预期的巨额收益开始兑现。凭借这一轮囤地抛售,李嘉诚迅速成立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972年,长实公开募股。1973年,长实股票在伦交所上市。1974年,长实股票在温哥华交易所上市。至此,李嘉诚左手地产,右手股市,迅速成为香港商界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这一场奠定李嘉诚商界地位的伏击战,从1967年到1970年,李嘉诚整整埋伏了3年。超人之所以为超人不仅有着超前的商业眼光而且有着超人的胆量和耐心。这种眼光、胆量和耐心在牛市时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在一个“猪都能飞起来”得环境中,个人只需要站在风口,甚至不需要用力就能被趋势的力量往前推。所以站在趋势中的人看起来区别都不大。而在熊市中,没有了外力加持,个人的眼光、胆量和耐心就是安身立命,熬过寒冬的根本,同时也是日后事业飞黄腾达的基础。在香港60年代末经济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后,李嘉诚看准房地产行业日后的前景因此扎根于此,并在行市萧条旁人都退缩时大胆进场,收购廉价筹码,并耐心地等了三年,这奠定了他日后飞黄腾达的基础。数字货币无疑是未来极有前景的行业和投资领域,对我们数字货币投资者而言,我们扎根在这个行业无疑选择了时代的风口,而当下萧条的行情恰恰应该是我们鼓起勇气、磨练耐心、收集筹码的时候。回到朋友提到的那个问题:如果这个行情继续熬几年,我们该怎么办?我的答复是,像李嘉诚那样,如果还是跌,那就继续分批买入吧。
前SEC主席:比特币现货交易的可操纵性存在历史不确定性,这导致了对提供零售渠道的保留:金色财经报道,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前SEC主席Jay Clayton谈到了SEC在批准第一只投资比特币的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方面一再拖延的问题。采访者质疑这些延误背后的理由,以及他们是否表明了寻求其他理由拒绝申请的潜在意图。
Clayton首先承认比特币现货交易的可操纵性存在历史不确定性,这导致了对提供零售渠道的保留。然而,他强调了行业格局的重大转变,拥有强大监控机制的大型机构已经介入。
Clayton表示,这些机构对比特币现货市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表示了信心。他建议零售渠道获取比特币现在可能被认为是合适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为批准或拒绝的其他原因打开了大门。虽然Clayton承认这些原因的可能性,但他对这些原因的存在表示不确定。[2023/9/2 13:13:40]
sDAI成为以太坊上第七大稳定币,过去一周流通供应量增加54%:金色财经报道,据21co链上数据分析师Tom Wan披露数据显示,Maker DAO的sDAI自推出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吸引力,它允许DAI储户在保留流动性的同时赚取8%的利息(与LST概念非常相似)目前,它是以太坊上第七大稳定币。过去一周,sDAI的流通供应量增加了54%,已向sDAI合约存入超过5.73亿枚DAI,并铸造了5.56亿美元的sDAI。[2023/8/15 21:24:17]
币安完成TrueUSD(TUSD)合约置换:金色财经报道,据官方公告,币安现已完成TrueUSD(TUSD)于BNB Smart Chain(BEP20)的合约置换。现已开放新TUSD(BEP20)代币的充值、提现业务。旧TUSD代币在币安已采用TUSDOLD作为代码。用户可以充值旧TUSD代币(TUSDOLD),并通过币安闪兑将这些代币置换成新TUSD(BEP20)代币。[2023/6/15 21:39:3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