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一文浅析区块链分叉带来的安全挑战_Chain

区块链分叉分为软分叉和硬分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硬分叉,一种不支持向后兼容的软件升级方式。硬分叉是共识的分裂或者改变,共识就是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达成数据一致性的算法,正常情况下每个节点需要运行相同规则的算法,例如比特币运行的是基于PoW共识,以太坊曾经也是PoW共识,最近通过“TheMerge”切换到了PoS共识算法。分叉的原因有很多,在区块链当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通常是短距离的分叉,这和共识算法有关,同一个高度上有时会出现相互竞争的区块,但最终有的区块会被放弃,只保留一个区块。但硬分叉不同,这一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分叉,一些节点客户端部署了与原网络不同的程序版本,生产出的区块只能在分叉链上通过验证,无法被原网络接受,也不接受原网络的区块。例如近期热门的EthereumPoW分叉。

苏富比2021年从NFT销售中赚取1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艺术品拍卖行苏富比报告称,其今年从NFT的销售中??赚取了1亿美元。该拍卖行于4月12日至14日举行了首次NFT拍卖,来自数字艺术家Pak的NFT作品从3000名买家那里获得了1680万美元。从那以后,苏富比以53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原始万维网源代码的NFT,价值1180万美元的稀有CryptoPunk,并以244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01个Bored Ape Yacht Club NFT,以及其他著名的NFT。苏富比指出,超过四分之三(78%)的NFT竞标者是首次来到苏富比,超过一半的人不到40岁。[2021/12/16 7:42:38]

如果要成功分叉一条区块链并不容易,并非直接复制原网络的代码即可,需要进行基本的修改才能保证它安全运行,为此,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方法。网络层

报告:尽管币价飙升,2021年衍生品交易高涨的可能性仍然很低:CME比特币期货合约数周来一直受到关注。不过,在比特币几周前突破2万美元后,其未平仓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尽管如此,Commitment of Traders报告显示,2021年衍生品交易高涨的可能性仍然很低。正如最新的Ecoinometrics报告所讨论的那样,CME的COT报告表明,过去几周,散户交易员减少了多头头寸。精明的投资者更倾向于对冲空头仓位,资产经理们似乎对图表的走势基本看跌。此外,CME的看涨期权也已关闭。报告显示,90%的看涨买入期权已经执行,随着合约“入市”,交易员开始获利。

对于现金结算的期货,交易者利用最大利润的时间窗口更短,现在,趋势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交易员更愿意持有实物比特币,因为它满足了他们对比特币的长期抱负。现货市场在下跌期间持续吸收抛售压力,正如过去几个月所看到的,比特币继续流出交易所。衍生品仍将是比特币未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目前的涨势主要是现货交易主导,屯币可能更受欢迎。(AMBCrypto)[2020/12/25 16:32:08]

由于分叉链是独立于原网络的区块链,首先需要在网络层进行隔离:1、种子节点种子节点,也称bootnode或者seednode,是区块链启动时网络首先会尝试进行连接的节点。分叉链在启动时首先连接种子节点列表里的节点,从而进一步发现网络中其它的对等节点,然后才能进一步同步区块,达成共识。因而必须要修改种子节点列表,防止连接到原网络的节点。2、异形攻击即使种子节点列表改变了,但并不代表分叉网络不会连接到原网络,因为双方的P2P协议是相同的,如果有一个节点无意中添加了另外一个网络的节点连接,那么两个节点将成功握手,并将对方添加到节点地址池。不仅如此,双方节点还会将自己节点里的地址分享给对方,进而造成双边网络节点池互相污染。关于这个问题,慢雾此前曾单独披露过《冲突的公链!来自P2P协议的异形攻击漏洞》。为了解决地址池互相污染的问题,需要在通信协议上做网络识别。早期的以太坊并不支持网络分隔,但后续的版本中在协议里加入了NetworkID做为网络区分的标志,NetworkID通常是每个链的ChainID,例如以太坊主网的NetworkID和ChainID都为1,而ETHW初始版本中并未对NetworkID进行分叉,可能存在异形攻击漏洞。在比特币网络中,使用的是Magic值来标识不同的网络,通常在chainparams里进行定义,例如比特币主网值为F9BEB4D9,测试网值为FABFB5DA。共识层

江西省发布2020年重点产业招商项目 重点布局区块链等信息技术:3月29日消息,江西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江西省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共推出395个项目,总投资5889亿元。其中电子信息、移动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5G、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产业布局的重点,招商项目数量达141个。(江西日报)[2020/3/29]

1、交易隔离通常与区块链交互时,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私钥签署一笔交易,随后这笔交易被广播到网络,并被矿工或者出块节点打包到区块中。但如果区块链出现分叉,这笔交易可能会被两个网络分别打包到不同的区块当中,假设这是一笔原链上的转账,那么分叉链上也会有相同的一笔转账,显然这是一个非预期行为,会造成资产损失。这时就需要对交易进行重放保护,在早期以太坊的版本中没有做这样的保护,后来EIP155之后在交易结构中加入了ChainID,确保用户签署的交易只用于当前网络。如果对以太坊进行分叉,那么也需要对ChainID进行重新定义,当然这并不是只修改配置里的ChainID这么简单,因为分叉链需要对旧的区块做兼容,所以需要在分叉高度之后使用新的ChainID,才能保证分叉链正常运行。比特币的交易结构中不存在ChainID,那么它是如何做重放保护的呢?比特币使用了一种叫做UTXO的模型,简单说它是对一笔交易进行花费,而不是对账号进行花费,通常全新启动的网络不会存在相同的两笔交易,也就不存在重放的场景。但是在硬分叉的情况下,还是会存在交易重放的问题,例如2017年的BCH分叉以及后来的BSV分叉。BCH通过在交易数据签名添加SIGHASH_FORKID(0x40),使得BCH上的交易和BTC的交易不再互相兼容,从而达到重放保护的目的。2、算力调整在分叉前,原链占有全网所有的算力,那么依据PoW共识算法,它的出块计算难度也是比较高的。分叉后,算力分散到不同的区块链上,那么分叉链由于共识不足通常无法获得足够的算力去生产新的区块,区块的增长会陷入停滞。这时有必要降低分叉后的初始计算难度,给分叉链赢得一个快速调整算力的时间窗口。3、防范51%攻击网络和交易都隔离开了,区块链分叉了,新区块顺利产出,一切都看似正常。然而安全问题依旧突出,它依旧存在一种更普遍、更难以防御的攻击:51%攻击。挖矿是逐利的,当出现分叉币时,哪边的挖矿收益高矿工就会把算力切换到那个网络,但现实是分叉币往往币价低,导致整体的算力十分低。以ETHW分叉为例,我们从2miners上看到,原ETH网络算力峰值最高超过900TH/s,而在写稿时ETHW的算力只有30TH/s左右,大量算力消失并不是好事,它随时可以对ETHW发起51%攻击。对于这种51%攻击的防范几乎没有什么很好的方法,只能通过增加确认数来防范。应用层

声音 | 彭博社分析师:2020年除BTC以外的加密货币价格将偏向下行:彭博资讯(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高级商品策略师Mike McGlone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比特币正在赢得加密货币领域的“采用竞赛”,并可能在2020年继续上涨。至于其他加密货币,McGlone表示,“有太多的加密资产竞争采用”,这将使市场价格“偏向下行”。为了让加密资产在未来升值,快速增加的新代币供应量必须下降,因为去年总共有3000种新加密货币进入市场。(CryptoGlobe)[2020/1/9]

我们把建立在交易上的应用,如基于虚拟机的智能合约,统归为应用层。区块链在分叉时,也会对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应用产生巨大影响。1、签名重放签名重放与上文提到的交易重放是相同道理的,有一些合约,例如GnosisSafe,它会在合约里验证用户的签名,如果签名里没有包含ChainID,那么这个签名非常可能可以在两个链上重放,导致资产损失。2、预言机失效分叉后的区块链多数智能合约依旧可以正常运行,例如Token合约、AMM合约,这些自运行系统不依赖于链下数据就可以稳定运行,但类似MakerDAO等借贷系统,高度依赖预言机的价格数据,在失去链下喂价支持后,它将无法继续运行下去。3、价格剧变区块链分叉了,一个应用同时运行在两个链上,用户该使用哪个链上的应用?哪个算是“正统”的呢?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共识上,通常哪个区块链拥有正统的共识,那么它上面的资产就会保留原有的价值共识,而另一个区块链上的资产会在瞬间失去价值。这种价格上的剧烈变化,会导致DeFi应用彻底崩溃,借贷应用永远无法平仓,有一些有识之士会抓住分叉的时间窗口,把“归零”的资产通过AMM等应用兑换成主链代币,从而保留了一些价值,在ETHW分叉事件中,我们观察到了大量分叉链上的套利行为。总结

声音 | 高晓松:2020年希望5G与区块链在文娱产业落地一两件事:高晓松今日在微博上发文称:“2020小愿景写下来督促自己——已签约的:五易其稿的《阿里传》今年会出版,然后协助英文版翻译出版工作。拍摄完成第一部互动微剧集,尝试新玩意。监制一部有奥斯卡影帝出演的英文电影。由藤本壮介大师设计的西安晓书馆年内开幕。酝酿中的:5G与区块链在文娱产业落地一两件事。也许再酝酿一档有趣的节目。一定要去东京看奥运会。巧妙地将体重减到80千克。祝各位新年快乐![2020/1/1]

至此,我们从网络层、共识层和应用层对区块链分叉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的技术风险,对于分叉我们需要十分审慎地对待。并且,不少分叉的背后不仅仅是技术变革的需要,有的可能存在商业上的直接利益,例如发起方在分叉中直接获取大量的分叉币,这些都需要用户准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系统,它的升级不依赖于单一个人或组织,因此分叉在区块链里难以避免,虽然给社区用户带来混乱,但也促进了系统向前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4:3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