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化:观点:来自现实公司的实用代币将推动Web3的下一次大爆发_ANC

撰文:TaschaLabs

编译:TechFlowintern

代币化是Web3的重大突破。它为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可能性,但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代币来代表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并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上根据共同标准来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易,这是公链出来之前不可想象的事情。代币化也让许多Web3“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了吸引力,即使它们本身是不可持续的。

庞氏局最终都会崩溃,但这并不能否定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应用在正确的环境中,代币化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工具,可以促进业务增长。

现实世界中的企业才刚刚意识到代币化的力量,熊市中投机的消亡为代币化的真正创新提供了喘息的空间。拥有可行产品的公司,如果能够尽早将实用代币纳入现有商业模式,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同时推动加密货币的采用。

观点:Coinbase CEO加大对SEC主席的批评: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加强了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的批评。Armstrong表示:“SEC在这方面有点特立独行,主席根斯勒是个孤独的十字军,出于某种原因,他采取了更反加密货币的观点。”他还称,我不认为根斯勒一定是在试图规范这个行业,而是可能会限制它。但根斯勒提起了一些诉讼,我认为这对美国的加密行业来说是非常没有帮助的,但这也是Coinbase从法院获得澄清的机会,我们认为这将真正有利于加密行业,也有利于更广泛的美国。”Armstrong还补充说,尽管该公司在美国面临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但该交易所不会离开美国。[2023/5/9 14:50:29]

我所说的“实用代币”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有明确用途的代币,而不是让持有者分享公司利润的“股权代币”,后者类似于股票,并且在未来可能会遇到监管方面的障碍。那么传统企业如何从实用代币中受益?这里有3种方法:

观点:区块链应用最大阻力是技术共识逻辑影响了既得利益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寻找区块链力量》节目中表示,今天区块链应用最大的阻力不是技术,不是前端场景的拓展,而是因为区块链是分布式的,是技术的共识逻辑替代了原有的中心化一切的金融逻辑与社会组织、社会生产逻辑。而原有的这些,无论是制度规定、制度执行、监管和组织体,一定是这当中的既得利益者。(新浪财经)[2020/9/10]

1.用户黏性/用户忠诚度

最简单的实用代币使用案例是作为一个奖励计划——用户越是使用产品,就能获得更多的代币,然后代币可以在未来兑换更多的产品。

忠诚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想想飞行常客的里程数记录、星巴克奖励、信用卡积分等,改变游戏规则的部分是:允许一个人赚取的“积分”在公共区块链上的二级市场具有流动性。

观点:股东大会等场合可以利用区块链实现电子投票:纳斯达克CSD产品管理市场技术负责人Andreas Lundell最近发文分享他对于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投票(eVoting)的看法。他表示,每年这个时候,通常会举行年度股东大会(AGM)以及公司、关键市场基础设施组织和托管机构的其他类型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除了成本高昂外,这些活动的股东投票率往往很低,因为亲自参与很费时,甚至对当地和国家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对于国际股东来说,出席会议特别麻烦,随着跨境投资的增加,在保持强大的公司治理文化的同时,与他们接触变得更具挑战性。目前,亲自聚会特别受到新型冠状病大流行的限制。全球各地的公司和中央证券托管机构(CSD)必须找到并实施创造性的方式,远程举办聚会,或将聚会全部推迟。他指出,通过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创新应用程序,CSD可以抓住增长机会,转变并证明其商业模式。(纳斯达克)[2020/4/29]

这彻底颠覆了传统忠诚度的商业模式。

观点: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临界点正在趋近:4月20日消息,英国金融机构Autonomous Research策略总监Lex Sokolin表示,由于比特币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加上其他外部因素,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临界点正在趋近。Lex Sokolin称,现在肯定有很多人对央行数字货币感兴趣。从比特币到Libra的威胁,压力已经累积了一个量级,此外冠状病实际上对该行业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Lex Sokolin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对银行零售业务将产生潜在影响。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不同点在于,批发业务的重点主要是成本节约、资产定案等,但在零售领域,确实会出现政府信任和隐私问题。(AMBCrypto)[2020/4/20]

传统的用户奖励本质上是歧视性定价。按使用水平向用户收取不同的价格,可以让公司获得更高的利润——或者用经济术语来说,就是更高的生产者剩余。

观点:普通投资者应根据市场行情选择挖矿、炒币:4月9日14:30,XBIT算力存证直播间以“普通投资者适合挖矿还是炒币”为主题进行直播。

做客本场直播四位嘉宾有蚂蚁矿机亚太销售负责人范晓俊、蚂蚁矿池联合创始人田鑫、合约帝联合创始人小叮当、AmberGroup行业研究总监Lorry,同时根据市场行情提供了不同的观点。

范晓俊表示:普通投资者守住币,守住矿机。

田鑫表示:轻判断,重风险。

小叮当表示:用户为王,更多的需要脚踏实地。

lorry表示:注重现金流管理,注意熊市转化。

此外,XBIT猜币价赢比特币活动现已开启,本次活动共有五十家企业参与,百位大咖助力,百家媒体支持。[2020/4/9]

示例:下图中的橙色区域是向所有客户收取相同价格(P)时的生产者剩余:

如果生产商根据购买数量创建二级定价,则现在橙色区域更大。

价格歧视越细,生产者剩余就越多,只要公司确保较高级客户不能作弊,以利用其他层级的低价。

这就是航空公司不允许您出售飞行常客里程的原因,如果“批量折扣”可以转让给其他用户,这种商业模式就会崩溃。

但是,如果你把忠诚度代币化,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忠诚度积分是可替换的代币,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那么你给每个人的折扣都是一样的,即=代币价格×1个代币可以兑换的产品数量。

那么,为什么企业都想要将忠诚度代币化呢?

因为尽管代币使得差异化定价成为可能,但它给了用户更强的激励去获得奖励,因为货币利益可以立即在二级市场上兑现,流动性使代币化奖励比局限在单个产品的忠诚度积分更有吸引力。

从经济角度看,额外的激励措施会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其幅度与折扣额相等,这表现为用户增长和现有用户的使用量增加。由此产生的均衡价格、数量和生产者剩余都比基本情况下要高。

2.为增长的营销支出提供资金,而不影响当前的现金流

2000年,PayPal向新用户奖励了数千万美元的注册奖金,以引导其使用。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措施,但却是从公司金库中取出的真实现金。

除非你是一家拥有大型VC支持的初创公司,否则其他新公司很难实现这样的增长营销噱头。

但如果注册奖励是代币形式,则不会影响公司当前的现金状况。相反,当用户在未来使用代币兑换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就能收回当时发放的代币。

借助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你可以用未来的收入来资助今天的增长。这对更多的公司来说,是一种更灵活的营销支出方案。

此外,您可以调整兑换比例,即X数量的代币可以兑换Y数量的产品,以根据您的产品和二级市场的价格在不同的时间更改您以美元计价的折扣。

这种“货币政策”是您可以使用的额外营销杠杆。与传统的奖励计划相比,代币的另一个好处——它增加了直接与间接利益相关者的数量。

3.扩大利益相关者基础

许多所谓的Web3“社区”只不过是投机者希望代币价格上涨的诉求室,建立在这之上的社区在牛市中是强大的,但从长远来看也是脆弱的,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更不用说如果持有代币的目标仅仅是价格上涨,你可能还会遇到监管的麻烦。

相反,一个好的货币应该以相对稳定的价格为目的来使用户对代币产生长期信任。所以应该激励用户赚取更多的代币,而不是让他们坐等代币升值。

即使没有投机的崇拜者,你的代币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事实意味着,它能互动的人比你的实际用户数量更多,而且一个具有稳定价值的资产可以被纳入其他金融工具,进一步扩大你的影响力。

那么有哪些类型的公司适合拥有这种代币?几个基本标准:

A.你的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很低

为未经市场检验的产品在第一天就发行代币是不明智的。代币价格的反射性和投机主义的"用户"会误导你的产品。当潮水退去时,你会发现自己在裸泳。

如果短期内出现用户流失率很高的状况,拥有代币也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粘性,维护你所吸引的用户。

B.边际成本

请记住,代币奖励的发放是以您未来的收入为代价的。如果你的边际成本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那就没什么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获取更多用户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抵消您的奖励成本,而代币化将帮助您实现目标。但是,如果你的边际成本持平或者增加,那代币化可能就没什么意义。

C.赢家通吃的市场

这补充了B点,因为赢家通吃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边际成本下降的行业中。

但重点是这个市场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有意义地推动需求曲线上升,如果你经营一家为2000名当地人服务的小镇餐厅,代币可能不会成为你的正确营销工具。

D.你的商业模式允许代币具有明确的效用

例子:你的产品售价为X美元/月,用户可以用代币支付,最高可达Y%。

如果你的产品的使用和销售来自不同的群体,例如依靠广告收入的内容平台,代币也可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受众通过消费内容赚取代币-->受众在二级市场出售代币-->广告商购买代币并支付给你。

代币化再次成为推动商业增长的强大经济模式,但是,要与具有可行增值的产品和服务集成在一起,否则它不会有任何立足点。我希望看到该领域的许多创新来自熊市,并成为加密采用的下一个前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5:35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