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为何能在后疫情时代脱颖而出?_央行数字货币是加密货币吗

?疫情的出现改变了很多,却没有改变国际货币地位分布的格局:美元和欧元依旧是最令人瞩目的存在,接下来是英镑和日元,最后才是人民币等大量双边和区域性货币。

据统计,在疫情期间,美元贸易额不减反增,并有持续扩大的态势,而欧元和英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依然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数字货币打造人民币的垄断地位,实在是有点困难。

我们之所以想尽快打造一个数字世界,并不是打算取代美元,而是彻底颠覆美元的统治地位,让世界货币分布格局朝多元化发展。

这其实是一种“身份决定思维”的逻辑,因为我们站在中国立场,自然不希望这种“大一统”局面继续维持下去。

实际上,任何国际货币发行国都希望扩大自己在国际支付程序中的优势地位,从而压制其他主权货币的发展,并由自身出发,建立全新的国际秩序。

许多人对我说,美国股市就是牛市,往里面投钱肯定能赚。在疫情前,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疫情虽然无法冲击美元的国际地位,却可以直接影响美国股市,动荡的美股数次熔断,美联储大力度进行超级QE,这其实也是美元在疫情期间贸易额不减反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商品市场和投资资本共同发力,维护了美元的强势,为整个世界的稳定尽了一份力。但这种局面能够长久维持下去吗?如果特朗普等人发现了这一命门,开始反复朝着资本划定的新边界不停试探底线,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资本一边尽可能地用甜枣拖住美国,一边努力扶持新兴经济体。珠穆朗玛峰过于伟岸,我们应该想办法增高乔戈里峰和干城章嘉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光是中国人对美国的经济动荡喜闻乐见,恐怕华尔街也在背地里偷偷举杯欢庆呢。

指望资本爱国讲良心?那你可找对人了。

美元受到的冲击小于预期,但由于美国的体量过于庞大,所以从具体情况来看,美国受到的冲击依然是最严重的,随后则是英国、欧洲和日本。

而中国呢?几乎不受影响,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随着美债利率的再创新低,“美元潮汐”的逐渐失效,使得美国市场的抗波动性能力持续下降。而在这种紧要关头,最先跳出来的却不是中国,而是欧盟。

在欧债危机逐渐消弭之后,欧盟开始蠢蠢欲动:一方面用相似的经济体制大肆吸引外资,美其名曰“恢复因疫情造成的伤害”,一方面却努力抵制中国,避免其伸手分蛋糕。

面对张牙舞爪的美国和一脸凶相的欧盟,中国照例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蛋糕有什么好吃的?你们争去吧,我要关起门来研究高科技。”

中国的底气,就是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

疫情极大促进了区块链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普及性应用和全方位渗透,颠覆性的国际支付安排技术进步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相对于国内主权货币的使用,国际支付安排本身较为依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数字货币技术在国际支付领域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更为友好和适宜的场景。

数字货币本身不能脱离监管,但并非依赖主权信用。Bitconch联合创始人Lilly.Mu就曾说过:“数字货币或许暂时用不上区块链技术,但它兜兜转转,总还是要回到原点的。”

在现有的通行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背后的国家信用要靠国债体现,因而当代主权货币总是要受一国财政波动的影响。

如果我们在国际支付安排中使用数字货币,就使结算货币脱离了当前要受主权货币发行国国内政策影响的不足。

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国际支付安排的技术体系进步需求,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这也是Lilly.Mu所说“无法脱离区块链”的主要原因,前期你可以用监管替代信托,但终归要走回这条正路的,时间或早或晚而已。

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5G和IDC等新基建实现进展,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场景将更加接近现实。

疫情过后,数字货币有望凭借着技术优势以及独立性而获得优先发展,并在将来对现有国际货币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当然了,美好的理想蓝图是必要的,但现实肯定会出现些许偏差,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我们需要警惕和吸取教训的,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为何会出现市场利率低迷,海外信用货币制度对央行基础货币的影响等数个“已知之谜”。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3:2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