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两大设计方向,寻找对冲以太坊高Gas费的方法_DEFI

多数DeFi类产品用智能合约组合相关开发模块搭建金融协议,用户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与之交互,获得金融服务。直到今天,这些产品仍为实验性的产物,更低门槛的准入机制的对立面是更多的安全风险及服务费用。

由于以太坊链上产品的使用场景增多,智能合约在不同协议间的交互更加频繁,使得以太坊网络变得更加拥堵。

试想一个区块链极客爱好者的日常:先把比特币、以太币转换为wBTC和wETH,然后一部分用于在聚合器平台如1inch购买喜欢的代币,一部分存入去中心交易平台Uniswap进行流动性挖矿换取LP治理代币,最后一部分投入一个个“分叉”后的DeFi协议中尝试赚取回报。

美、布两大原油期货跌幅均超过6.5%:欧佩克消息人士表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国未能就延长现有的减产协议达成一致。受其影响,美、布两油短线下挫1美元。美国WTI原油跌幅短时扩大至6.51%;布伦特原油跌幅短时扩大至6.79%。(金十)[2020/3/7]

数据分析公司Glassnode数据,以太坊交易中使用的Gas数量以及当前支持以太坊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矿工收入已经超越2017年水平,再创新高。在一个接一个DeFi实验性产品带来的诱人的短暂高年化收益率的背后,除了早期生态参与者享受到红利,以太坊矿工、“科学家”与黑客们也分得了可口的蛋糕。

常见的产品

2020年之前,很少有开发者及交易者提及Gas问题,仅是在以太坊黑客松上有过类似的创业项目。随着312黑天鹅事件及连续不断的流动性挖矿热潮,用户们在去中心金融交易受到大规模阻塞时,才发现Gas的费用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数字资产投资组合。

声音 | 农业银行研发中心赵韵东:跨链的信息孤岛和隐私保护两大问题仍待解决:金色财经报道,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赵韵东在采访时表示,银行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很积极,也乐于尝试。但是大规模的使用和推广则是相对谨慎的。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尚不完全成熟,很多应用也是在持续探索中。银行应用新技术要从三个方面着眼,第一是技术的价值,是否能够实现降本增效,扩大客户群体和提升服务能力,第二是技术和金融场景的匹配程度,第三是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尽管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初步达成了共识,但是跨链的信息孤岛和隐私保护两大问题却仍待解决。[2019/11/9]

目前区块链开发社区,有着几种常见的Gas解决方案,通常为合约衍生品和利用Gas定价机制所编写的智能合约进行抵扣退款。

声音 | OKcoin副总裁徐坤:溯源成本、技术研发速度是决定落地速度的两大问题:OKcoin副总裁徐坤在微博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表示: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溯源问题,保障食品从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等一系列流程都有据可查、真实可信,有利于建立更为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目前溯源成本、技术研发速度是决定落地速度的两大问题,大规模发展有赖于国家从战略层面推动。这个文件就是信号。[2019/5/21]

Gas合约类衍生品的设计通过买卖双方对Gas的预期价格而进行零和博弈,如链上期货期权类产品。最近上线的UMAProtocol的uGas-JAN21是属于期货类产品,上线一周内池规模达188ETH,用户地址约27个。

1inch团队设计的ChiGasToken的用户地址为4504个,池规模约120万美元。这两类解决方案目前处于早期,但是逐渐为用户所接受。

动态 | 腾讯御见报告:勒索病、挖矿木马是企业安全两大核心威胁:1月14日,腾讯御见发布2018企业网络安全年度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数字加密币的普及,数字加密币天然的匿名性、非法交易难以追踪的特性令病木马黑色产业如获至宝。2018年,数字加密币已彻底改变了病木马黑色产业,使勒索病和挖矿木马成为影响企业网络安全的两大核心威胁。勒索病直接要求受害者向指定数字加密币钱包转帐;挖矿木马传播者疯狂入侵企业网络,利用企业IT资源实现0成本挖矿(不管比特币、门罗币、以太坊币跌成什么样,利用僵尸网络挖矿不需要购买矿机,也不需要自己付电费)。而暗网平台大量存在的非法交易,更是数字加密币持续火爆的土壤。[2019/1/14]

由于Gas的不可预测,根据矿池的情况来动态计算,其波动很大,时而为个位数的Gwei,时而突破500Gwei,因此也引来了一些投机者的关注,如有些DeFi“科学家”在社区进行Gas交易盈利方式的探索。但是,可以通过多方式的工具来转移“损耗”风险这一点对生态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让DeFi用户像管理投资一样管理Gas价格。

两大设计方向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有两类产品,比较简单的一种是利用衍生品的多空零和博弈的特点撮合买卖双方对Gas的预期价格定价。

还有一类是更巧妙地利用类以太坊虚拟机的Gas定价机制,在合约中插入“减负类”代码如清理/自毁合约、清理删除存储等,来保持代码的简洁性,从而收到Gas退款。这类智能合约的通证化被称为GasToken。

GasToken1代和2代是由LorenzBreidenbach等程序员由3年前提出并开发的。目前市场上较为活跃的是由1inch推出的基于GasToken2代的Chi。据1inch文章表示,其通过修改将GST2的效率提高了10%。

下图分别对比Chi、UGas-JAN21这两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与以太坊Gas价格进行了比较。两类产品虽然无法完全联动于每日Gas的变动价格,但是在趋势方面有一定关联。如随着Gas费用8至9月的上涨,Chi价格也突破新高,新上线的链上uGAS-JAN21合约也在11月下旬Gas短暂升高后保持在40美元,随着Gas费率降低回归至基位。不过,由于uGAS-JAN21的代币价格是代表在2021年1月21日的以太坊Gas费用预期价格,所以对当下的Gas费率变化并不敏感,甚至变化完全相反。

虽然对冲Gas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链上操作的损耗风险,但是其代币的价格完全基于市场发现,存在偏差,属于“实验类”产品。

市场的反馈

近日DeFi协议UMA推出的uGAS--JAN21期货属于第一类衍生品设计,市值规模约16万美元,是ChiGasToken的十分之一,利用ChiGasToken来对冲损耗的DeFi用户规模更大。

这2种Gas类产品不是为“投资交易”而设计,其主要逻辑为在以太坊Gas费用低时铸造Gas代币,在以太坊网络拥堵时高价卖出代币抵消部分交易费。但是由于皆为ERC20格式且流通于Uniswap、1inch及Curve交易平台中,从而其价格发现也受到二级市场的影响。

由于推出时间较短,样本数据不多的Gas衍生品uGAS--JAN21与以太坊日内Gas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17,小于ChiGastoken的0.55,皆为正相关。

相关系数皆为正代表Chi、uGAS-JAN21市场价格与真实Gas价格变化一致,而系数越高则代表相关联程度越高,代币市场价格对Gas价格越敏感。所以目前用户规模更大的ChiGastoken的市场价格与真实Gas费用价格的变化更加相近。

随着DeFi基础生态的日益繁杂,Gas损耗问题逐渐从未受到过关注到成为各大开发人员的重要考量因素。波动的市场会引起链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近140亿美金的DeFi资产锁定在以太坊链上,Gas作为在链上过路收费的“通行证”,其风险管理工具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4:4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