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人民日报评元宇宙炒房:热到烫伤的风险得防_元宇宙

作者:梁言品

日前,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出炉,“元宇宙”位列其中。所谓元宇宙,被一些人视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潜藏着游戏、社交等场景变革的机遇。近期,“炒房热”也刮进了元宇宙。

这股“元宇宙炒房”热先在国外出现,是伴随元宇宙概念火起来的。今年11月23日,美国虚拟平台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中的一块数字土地卖出243万美元,高于现实中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平均单套房价;11月30日,美国虚拟游戏平台沙盒(Sandbox)上一块虚拟土地,卖到430万美元;一些艺人也参与进来,有歌手出资12.3万美元购买虚拟土地。用现实世界的资金,购买虚拟世界的土地,并形成真实可操作的市场,确属新事物、新领域。

人民日报评论:斩断电信网络犯罪链条:8月5日消息,日前,最高法、最高检、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由于电信网络犯罪分子不断变换形式、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增加了查处追溯的难度,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和行业治理,不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当前,相关部门在集中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涉诈银行账户的同时,持续加强技术反制工作,拦截电话、短信,封堵网址,强力清除涉诈黑灰产业链,铲除犯罪土壤。[2021/8/5 1:35:18]

在国内,虚拟房地产也引来不少人抢房囤房。某游戏平台发行了35万套虚拟房屋,并给房子分级以代表稀缺度,一些玩家入手所谓“稀有房产”后,放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售,标价甚至高达90多万元。买地皮,买房屋,买物料,搞装修,等升值,再出售……虚拟房地产买卖,与现实生活中的房地产交易,在过程上大致雷同,只是所处空间不同、场景各异。不过,究竟是投机还是投资、是泡沫还是风口、是炒作还是趋势,仍需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区块链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玩转区块链 技术是关键》称,区块链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文章称,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达到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再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各行业已经基本囊括在内,区块链产业链条已经形成。[2019/3/9]

新事物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新认识。对于“元宇宙炒房”,如何界定性质、如何预估走向、如何看待趋势,人们的看法千差万别。有人视为机遇,认为是未来的“财富密码”;有人感到魔幻,“肉身还没地方寄托,就开始精神造房了”;有人参与投机,“如果能涨到几百万,就把它卖了”;有人视为炒作,“制造轰动性传播效应,以吸引投资者”;有人充满期待,认为这类房产具备交易和流通属性,有升值空间;有人不免担忧,恐其暗藏“击鼓传花”的局……凡此种种,每种观点都犹如多棱镜的一面,还不足以呈现全貌。或许,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在更长时间段内,才能观察得更清晰、理解得更深入。

声音 | 人民日报:广州互联网法院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诉讼过程:1月25日,人民日报刊文《网聊记录、转账截图等怎样采信? 面对电子数据如何判案有方》,文章指出,广州互联网法院联合各大互联网平台制定了统一的电子证据管理标准,可以按需按权限自动调取电子证据,避免了当事人自行举证难题。整个诉讼服务过程,可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全流程,实现过程可溯、记录可查。[2019/1/25]

当前,元宇宙及其相关应用场景,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是围绕相关话题展开分析与讨论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作为一种产业的元宇宙,虽然存在无限可能性,却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管是丰富概念还是开掘延伸、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市场投资,仍是基于技术、构想与需求的探索尝试。这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还有不小距离,不妨冷静三思,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

新的事物也必然伴随新的风险。目前,“元宇宙炒房”往往基于NFT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房地产交易,存在“炒房”又“炒币”之嫌。有专家指出,NFT投资市场存在交易平台的合规风险、发行方是否构成发币行为的合规风险、购买方再售时是否有流动性风险等。与此关联的“元宇宙炒房”,也存在产品金融化倾向及暴涨暴跌、炒作欺诈、非法集资、等风险。更重要的是,我国对NFT的法律性质、交易方式、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尚未明确;一些其他形式的虚拟资产交易行为,在我国及其他很多国家都未受法律支持。其实,任何创新产品的价值增长,都应建立在安全的市场环境、正常的金融秩序中,意识到并防范住潜在风险,才有助于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新事物的超前发展,既不能无界也不能无序,既需要包容也不能纵容,应该鼓励监管走在创新前头。

参与“元宇宙炒房”,究竟是财富机遇,还是被割韭菜?目前,号称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产品很多,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出现衰退,投资者购买的虚拟产品必将血本无归,这类教训在游戏道具交易史上比比皆是。“元宇宙炒房”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还是潘多拉魔盒,我们不妨且行且看。不过理应清醒的是,置身虚拟空间,锚定赚快钱的投机,有可能是一戳即破的“泡沫”。说到底,新概念及其产业的成熟,仍需要一砖一瓦建造出来,有了技术的发展、现实的支撑、规则的约束、共识的凝聚、观念的进步,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9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