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舟
阿里、腾讯、字节三大互联网巨头不约而同地投了一颗探路石子,让死气沉沉的互联网泛起了一阵涟漪。
近日,阿里巴巴收购的香港销量最高的英语报纸——南华早报,成立了一家NFT公司「ArtifactLabs」。无独有偶,腾讯也在本月参与投资了澳大利亚NFT初创公司Immutable,这家公司目前估值25亿美元,新晋为独角兽。这也意味着两大巨头正式进军Web3。
虎嗅观察到:阿里与腾讯虽然布局区块链已久,并且有自己的数字藏品APP,但是投资、拥有金融属性的NFT公司,进军Web3,还是第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早于阿里腾讯,已经布局海外Web3行业良久。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阿里和蚂蚁集团目前还没有正式在海外布局NFT,仅在中国香港布局,但进军海外的势头已初步显现。
NFT,表示数字资产。基于区块链技术,它可以让你在网上创作的每条微信、每一幅画、每一个音乐都可以溯源,成为资产。如果说支付是互联网行业天然的流量入口,那么NFT则有可能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天然入口。
声音 |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借助联盟链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司法审判:金色财经报道,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认为,借助联盟链可管可控的特点与跨链互信、隐私保护、高安全性的技术优势,秉持强中心、多点维护的建设理念,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司法审判。[2019/12/18]
这个入口可以通往哪些道路?
耐克希望通过这个入口,在虚拟世界里继续“卖鞋”,它为此收购了一家专注于做NFT球鞋的公司RTFKT,据纽约时报称耗资2亿美元。有同类想法的,并不是只有耐克一家公司。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认为元宇宙中的虚拟化身穿的衣服可以成为NFT,他在近日表示希望在今年将NFT技术引进Instagram平台。
用十几万元在元宇宙里买一双虚拟的鞋子,在许多人看来十分夸张。然而在部分投资者眼里,NFT就是一种资产,和现实世界里炒成天价的画作一样,价格只与市场有关;在游戏玩家眼里,NFT可以成为游戏中的“硬通货”,打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在和平精英中买的支装备,不仅可以通过AI技术适配在CF战游戏中,还可以适配于一切其他战型区块链游戏。
动态 | 互联网公司SID与私募股权公司LDJ Capital合作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银行应用程序:互联网公司Share Internet Data Ltd(SID)已与私募股权公司LDJ Capital合作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银行解决方案,旨在为无银行账号者服务。据公告称,新的数字银行应用程序被称为LDJ Digital,可被当作借记卡使用,也支持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2019/7/17]
人类天生就是一个爱讲故事、爱听故事的物种,根据《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说法,几十亿人类之所以能协同合作,是因为人们会把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聚集起来,而NFT给人们展现出了十分宏大的世界。无论这个故事是否能成功讲成,为了不错过未来世界的门票,一批巨头已经行动起来。
三巨头“海外会战”Web3
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发展,从电商、社交到支付,一直受到国外科技公司的深刻影响。
3月,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在俄乌冲突的扰动下,一部分新的技术形态和行业加剧变化,Web3就是其中之一。
声音 | 人民网创始人蒋亚平:区块链就是20年前的互联网:据洞察网消息,人民网创始人蒋亚平表示,今天的区块链其实和当年的互联网很类似,99%的区块链都会死掉,能活下来都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表示,区块链就是20年前的互联网,还可以大步往前走一段,在走的过程中,再去做调整。互联网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核心业务和核心商业模式,比如说微博、微信、抖音、移动支付等等,这是过去世界里没有的,区块链也会一样的发展。[2018/9/30]
在此次俄乌冲突中,Web3行业似乎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积极地参与到战争过程中。和此前我们熟知的战争形态:比如热武器增援、Swift等金融制裁手段不同,在此次俄乌冲突中,Web3采用了完全新颖的战争形态,比如NFT筹款、加密货币制裁、乌克兰DAO等。通过美国Web3公司的技术支持,乌克兰绕过了繁琐的国际银行结算体系,从战争发生的两周内,便已收到超过1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这些加密货币几乎全部来自于企业和个人,加密资产中的大部分也被迅速用于军事行动。这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加密战争”的战争也给全球各国敲响了警钟:一个国家可以不拥有加密货币,但不能不掌握加密货币背后的Web3技术。
BRIAN KELLY:比特币就像互联网的1980年代:BKCM LLC的创始人兼CEO BRIAN KELLY在CNBC谈到,“我曾经认为比特币就像是互联网所处的1995年,但是经过与人们交流后发现,比特币更像是处在互联网的1980年代。这项技术将会发挥其作用,改变世界的游戏规则,但是现在还出于非常早期,所以可变性很强。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技术)可以比喻为思科公司和微软,但不是公司的形式,而是以开源软件的形式存在。”[2018/4/15]
美国Web3公司在“看不见的战争”中展示的强大影响力,让各国侧目。韩国、日本、瑞士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加快了本国Web3公司的发展,也就在这个时间点上,阿里和腾讯开始“悄悄”与国外的NFT公司接轨、布局Web3。
2022年3月7日消息,澳大利亚NFT游戏公司Immutable完成2亿美元融资,腾讯和一众国际资本比如淡马锡、MiraeAsset等参与投资,投后估值25亿美元。
腾讯此次参投的对象,是基于Web3技术的游戏公司。Immutable的目标是开发出让玩家真正拥有游戏资产的区块链游戏。
菠萝基金会向慈善机构非盈利互联网档案馆捐赠价值100万比特币:这家以比特币向慈善机构捐款的菠萝基金会向互联网档案馆捐赠了价值100万美元的比特币,这是一家为建设互联网图书馆而创建的非营利性机构。菠萝基金会在Reddit上表示,互联网档案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归档书籍,被遗弃的游戏以及已经关闭的网站和社区。根据其网站,菠萝基金已经支持13个慈善机构,并且仍然有4,400比特币可以从它计划花费的5,057比特币中支出。[2017/12/26]
游戏是腾讯的重要业务和收入来源。然而目前的游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玩家购买的装备只能自用,而不是买卖;只能在单个游戏中使用,不能在多个游戏中使用。
而Web3游戏则致力于让每个用户在游戏内购买的物品都成为资产,可以转售。Immutable联合创始人Alex表示,“如果你在游戏内物品上花费了100美元,我们相信你应该能够在完成后转售它。NFT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绝佳解决方案,因为它们允许数字资产稀缺且可交易,而无需第三方成为每笔交易的中间人/账本/事实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字节跳动也早早加入到ImmutableX中。去年,TikTok在ImmutableX支持的专用站点放置NFT,以避免区块链能源问题。
相比字节跳动,阿里和腾讯不仅开始布局Web3,也在国内尝试将Web3中国化。
去年下半年,蚂蚁和腾讯关注到国外NFT热潮,相继参照国外的NFT产品做出了鲸探和幻核两款数字藏品APP。据悉,鲸探和幻核的用户已超千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幻核的每一个NFT都吸引了超10万用户的参与,而鲸探的NFT也是供不应求。
在严格意义上,鲸探和幻核虽然都基于区块链技术,但本质上仍属于Web2.0。Web3.0和Web2.0之间最大的差异是:拥有权。国外的NFT,一经用户购买,便属于用户资产,全网认可;国内的NFT,拥有的不确定性更多:比如公司不会倒闭、公司不会禁止交易、公司不会增发NFT、只有发行NFT的公司认可等。
然而在国内明确禁止NFT炒作的情况下,Web3的中国化,就成了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
中国需要一个新的“VIE架构”
互联网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上,跳过去,一片坦途;跳不过去,一潭死水,再也不复此前千团大战、频频上市敲钟的盛景。
从Web2.0的互联网,跳到以Web3.0为主导的互联网,不仅是一群互联网极客频繁讨论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书桌上经常被提及的话题。
虎嗅了解到,Web3行业在几年前便受到国内多位科学院院士的关注,并进行了多次的小范围组织讨论。而由于此次俄乌战争,更多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也开始从私下交流,转为公开发声。
今年2月,俄罗斯前财政部部长就公开支持加密货币背后的Web3行业,他把Web3行业与互联网相提并论。而3月17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中国金融》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发表了一篇文章《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较为详细地分享了自身关于Web3的思考。
他在文章中表示:“互联网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正处在Web2.0向Web3.0演进的重要时点。”
虎嗅观察到,目前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大国,还是韩国、乌克兰等国家都有部分政府官员或金融高管对于Web3的发展持有较为重视的态度。当然,不乏有强烈反对加密货币的,但鲜少有反对Web3这个行业的。
从目前来看,Web3已经渗透到美国的各行各业中,衣食住行......NFT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传统行业传播,并试图改变传统行业固有的创作、营销模式,甚至在体育行业直接给俱乐部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产生了不小的颠覆。
在上一波互联网浪潮中,全球获益最大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中国,而没有赶上这一波浪潮的国家却数不胜数:日本、英国、法国、印度......
中国之所以能赶上互联网浪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我们引入了VIE架构。这一架构将中国的初创公司与美国的资本进行了连接,资本的驱动,丰厚且完善的奖励机制,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本土金融业与国外金融行业仍保持距离,这使得国内财富没有被国外更加发达的金融业洗劫一空。
如今,互联网的下一个浪潮拍打而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VIE架构”,让Web3行业拥有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的同时,同时保护好国内的金融行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