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围绕区块链艺术和互联网文化的社区,事情可以而且经常会在一瞬间发生变化。我们发现,许多NFT很早就从MEME文化中出现,有趣的是,MEME也是我们传播文化的方式。NFT代表了数字文化,因此,我认为NFT是文化和货币价值之间的桥梁。
这样,我们可以把NFT看作是一套价值和信仰的数字、物质代表,它可以推动强大的文化叙事。在ApolloFi中,也是如此,我们认为meme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精神信仰。
在我们研究NFT文化时,我们发现有三大因素影响着NFT文化:
1)品牌价值
2)所有权价值
3)效用价值
接下来我们也将从这三个角度来判别ApolloFi中的NFT是否有收藏、投资或者可玩性价值。
一、品牌价值
Yat Siu:在Web3每位用户能够拥有真实的数位所有权,并能分享所有网络效益:金色财经报道,Animoca Brands创办人兼董事长Yat Siu表示,元宇宙的概念并不是带着虚拟头戴式装置的元宇宙,而是由Web3和区块链所驱动的“开放式元宇宙”。这个概念下,拥有120亿美金却不受任何人监管的DAO,还有1,100亿美金锁仓量的银行系统DeFi,所有的元宇宙乐高组成同样代表着Web3。
没有数据,没有ChatGPT,没有自动驾驶,所有产业都需要数据,在这个年代,数据就是新的劳动力。我们却不被等价的偿付报酬。在Web3每位用户能够拥有真实的数位所有权,借此能够解放其中的经济价值,分享所有网络效益,另外NFT的概念,更让虚拟资产的所有权回归到用户手中,对比Web2的流媒体平台巨头Spotify仅仅支付3分之一的费用给创作者,NFT市场90%的价值都回馈给予持有者和创作者。[2023/8/31 13:08:12]
品牌,与其NFT的文化底蕴和实力有着密切关系。“仰望Nike,也渴望超越Nike”RTFKT以实验性拍卖的行为艺术而名声大噪,随后的联名之路随着Nike收购RTFKT的消息越发畅通无阻。我们意识到品牌并非一蹴而就,当NFT通过行为艺术、名人加持等行为,赋予了更多的品牌支撑和文化价值,这也是大家常说的“知名度”。
职业篮球联盟BIG3将发布代表球队所有权股份的NFT:4月4日消息,职业篮球联盟BIG3宣布将以NFT收藏品的形式提供其12支球队的所有权股份,以有效地分割球队所有权。每个团队将有1000个NFT,分为两个等级:25个“Fire”NFT,单价25000美元;975个“Gold”NFT,单价5000美元。该联盟目前完全拥有所有球队。BIG3联合创始人Ice Cub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BIG3一直计划将团队出售给投资者,但区块链技术和NFT的出现使其有可能将所有权分配给更广泛的群体,而不仅仅是百万富翁。Fire NFT拥有者可以获得额外的福利,比如知识产权和制作商品的许可权。BIG3联盟将从商品销售中提成,以及从所有BIG3 NFT二级销售中提成。如果所有的NFT都按计划价格出售,它将为该联盟带来6600万美元的收入,其目标是增加收视率,在未来增加更多的球队,并进行国际扩张。(Decrypt)[2022/4/4 14:03:43]
本身已经有知名度的IP或者潮流品牌进入NFT的世界,并非难事。但是如果是从未有过的“零”基础项目呢?
摩根士丹利自4月以来已将灰度比特币信托的所有权增加了一倍:9月2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摩根士丹利自今年4月以来已将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的所有权增加了一倍,该银行在最近向SEC提交的文件中透露,截止至7月底共计拥有58116股GBTC,并表示,摩根士丹利欧洲机会基金旨在投资已有和新兴的欧洲公司。(Ambcrypto)[2021/9/28 17:12:13]
立意于2021年底,SocialFi项目——ApolloFi首先发布于Polygon网络,并在2022年上半年产品上线。迄今为止,ApolloFi已成功集成LayerZero协议,形成集Polygon、Ethereum和BSC的多链社交项目。ApolloFi将“SocialtoEarn”和“MergeNFTFragments”相结合,重新赋予Web3世界里的NFT价值,在整个Web3的Social领域,也算是独树一帜。通过早期的白名单申请NFT资格获取NFT,随着用户在ApolloFi里的社交行为,NFT将会发生算法质变。
前DC漫画家在以太坊游戏中开办展览 并用区块链技术证明作品所有权:7月23日,曾为DC和漫威绘制漫画的艺术家Jose Delbo,宣布开始在基于以太坊技术的去中心化虚拟现实游戏Decentraland中开办展览。展览为期一周,用户可在Decentraland中观看和购买其数字展品。Jose Delbo所有展品均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所有权证明。(Cointelegraph)[2020/7/24]
也就是说你的NFT是你的social行为的跟随、记录,不仅承载着NFT在ApolloFi项目中的资产价值,还蕴含着你进入Web3世界中的行为足迹。ApolloFi品牌并非全都是项目创造的,还融合了Web3用户的个性。
这点就类似常说的SoulboundToken,但是在本质上却有着天差地别。ApolloFi品牌将用户在生态中的行为相融合,当一个灵魂持有NFT后,你的行为将在ApolloFi生态中收到奖励或影响力证明,近期ApolloFi与Bitkeep、HOURAI也达成了合作,逐步唤醒这种“SocialtoEarn”机制中沉睡的Web3社交力量!
动态 | 区块链医疗保健公司TimiDNA利用区块链技术授予客户基因数据所有权:据bitcoinist消息,区块链医疗保健创业公司TimiDNA利用区块链技术授予客户对基因数据的所有权以保护其隐私,并将在数周内完成DNA测试。通过在区块链上保护DNA数据,用户将能够完全拥有其遗传代码信息并决定访问权。[2018/9/14]
二、所有权价值
说到所有权价值,可能就涉及到更为广泛的概念。当然,究其根本,与NFT的本质是密切相关的。NFT的本质是智能合约ID,是一种标记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即,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数字化,并通过合约ID确定其所有权,可以说,是被添加到区块链中的资产元数据。
不仅如此,NFT的所有权还包括外在的附加价值,比如属性、稀缺性等因素。ApolloFi的NFT与现在市面上看到的NFT有些不同,既大胆又富有想象力,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NFT的PNG式,凭借着炒作或者外部品牌加持而水涨船高,而是把属性、稀有度等核心信息存储在链上,随着用户行为NFT也发生变化,具有可组合行、同步性等特点,这一创新也颠覆了大众对现在已有的NFT的想象。
我们可以姑且把这个认为是一场“行为艺术”,在ApolloFi官方构建的Web3世界中,你的NFT是归属个人所有的,并会跟随你的行为发生改变,随机掉落的NFT碎片将陪伴其路程,将其收集、合并将会提升你在整个ApolloFi构建的Web3世界的升级。
ApolloFi将NFT定义为:
1)Web3世界中的人格个性
2)赋予专属社交圈的成员资格(DID身份+权益)
3)在元宇宙社会中的原始资产
在外在的品牌加持上,ApolloFi团队强调通过开放、可组合的资源,连接即将到来的Web3世界和元宇宙网络,ApolloFi的NFT将作为驱动和项目的”冷启动“,在首批试验田中,成为NFT元宇宙中个人资产和个性形象的“敲门砖”。
三、效用价值
在我们进入后疫情时代,NFT成为了跨越网络中的身份象征和炫耀的直接资本。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其NFT,直接了解到个人的审美价值和财富积累值。如果在过去,我可能需要多次在现实世界和社交媒体上po自己的奢侈品或者其他藏片,才会被人所注意,效率很低下。
NFT爱好者曾公开表示:“你可以证明我们的在线身份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一样强大——如果不是更强大的话。如果您选择在线,您可以成为任何您想要的人,元宇宙不歧视年龄、性别或种族。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实际上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你的想法。”
假设我拥有一个ApolloFi中的ApolloNFT,我可以通过各个社交媒体一键同步,无需查看我个人信息,也无需深入交谈,通过头像就能了解到我所在的圈子信息,这不是很有趣吗?尽管NFT是抽象概念并且不是物理的,但这可能是未来广大区块链从业者和潮流先锋着者所偏爱的展示方式,低调又潮酷。此外,还可以通过Apollo的NFT的基本要素和形象快速进入自己的社交圈,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除了常说的使用价值,在ApolloFi中的NFT等级达到O级就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的DAO治理,成为最早一批的参与者。NFT的持有者的贡献值将会是ApolloFi在DAO尝试的重要参照,这也可能是未来NFT与DAO的“破冰牵手”。相比较NFT本身的身份、稀有性和美观性等意义,DAO可能将是圈子人的精神依恋。
最重要的是,NFT将是关联你在ApolloFi中奖励的最直接因素,NFT等级越高,在同一行为下奖励越高!这是你的NFT属性本质从“根”上决定的优越性,在同一行为下,持有NFT与没有NFT存在着巨大的悬殊,这都将在你的社交奖励中展露无疑。
总结
ApolloFi受到Loot的启发,在NFT资产上进行了创新实现了NFT链上可编辑,又结合Web3的SocialFi的未来趋势,将用户行为作为其资产整合和“行为镜子”,为广大用户提供Web2通往Web3的桥梁。官方表示还将提供NFT交易、碎片交易等功能
我们坚信:NFT的价值将会是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延伸。尽管我们目前看到的NFT大多是PNG格式的PFP类型,但是未来的NFT绝非这一种形态,ApolloFi尝试从NFT和Merge碎片入手,创立出具备品牌价值、所有权价值和效用价值的NFT,不断增大其使用价值和扩宽的可能性。NFT与meme文化相互交融,NFT也是一种文化,一种meme文化中的向阳而生的力量。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