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为什么说OP Stack值得关注?_ISC

OPStack这想法我真的喜欢(NFA)。最近比较忙,拖到今天才开始写thread。

如今链的路线早已明朗,只有A/B两路线。A:做高度大一统,让它能做一切,比如Ethereum;B:做高度定制化,专为你的应用而生。比如COSMOS,让开发者快速起链。而OP,很可能提出了C路线。

A、B两个路线各有利弊,A因为大一统,有些特性排期很慢,有些东西没法独占,而且只要应用一多,就很拥堵。

B路线非常适合每个应用独享一条链的空间,互不干扰,符合“社会分工”的美学,但是安全性不好保证。倘若节点全是“亲朋好友”,你甚至可以“一一联系”它们然后暂停整条链。

OPStack做了两件事:1.先把L2分成了三层:共识层、执行层、结算层;2.然后把三层标准化,让大家可以很容易地fork,然后容易地组装。

比如说你用Rollup作为共识层,然后AptosVM作为执行层,最后ZK作为结算层,你可以立刻“博采众家之长”。

而OP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它们会弄一套标准的模板,然后让你很轻易地“可以Fork”。毕竟Ctrl+CCtrl+V才是第一产生力。

同时,安全性方面,取决于你具体用什么样的结算层。但是无论你用OP系还是ZK系,你的安全性都是≈以太坊。这是相比于B路线的一个大优势。

试想一下,人均可以发一条安全略逊于以太坊的链,然后可以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的特性,在很快的时间完成发链。内部赛马开始,那没准还就跑出什么牛逼的Appchain。

进一步来说,如果有大批的L2都是都是通过OP的工厂产出的,它们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共享sequencer,这也许会赋予它们相互互跨的能力。当然,这部分应该还没开始,属于画饼阶段。

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看到@optimismFND正朝着C路线前进。ETH提供安全性+自由组合模板+容易fork。至于我对这个路线的态度,用两个词概括:非常乐观。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3:2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