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观点:ChatGPT 把 Web 3.0 从币圈手里夺回来_区块链dapp开发一个多少钱

Albert下午问了我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

“你觉得ChatGPT的出现,带来的核心实质变化是什么?假设类比移动互联网的实质是可移动和摄像头等属性的话。”

紧跟着他说:

“这一波AI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这个才是关键。”

我非常同意他的这个问题和说法,这个问题的是比我在上篇文章《我是怎样用一周时间研究ChatGPT的?》中提出的10个问题要更底层的,所以我认真想了一下。

我首先想到的,最简单直接的答案就是:

生成式AI是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后紧跟着我们讨论的一个结果是:

释放想象力。

即,你能想到的,都能实现。

但这些答案和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类比的话,似乎都还不够精准或直接。

然后,我想到中午和Mingke吃饭,他提到了web1.0和web2.0,我突然想到了ChatGPT本质是什么的一种可能答案。

观点:Ripple或有机会证明美国SEC对XRP销售缺乏管辖权:Ambcrypto发文称,此前律师James K. Filan透露,被告(Ripple)关于发出国际司法协助请求书的动议获得了法官Sarah Netburn的批准。这意味着Ripple又有了一个机会证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主要发生在其他国家的XRP的销售缺乏管辖权。该请求书将送达英国、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共和国、塞舌尔共和国、韩国和马耳他共和国。如果可以证明超过90%的XRP是在美国境外出售并且基本上远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管理,那么这可能对Ripple有利。[2021/6/17 23:43:23]

如果说web1.0是可读,web2.0是可读+可写,那ChatGPT带来的是不是就是可编?

毕竟生成式AI出现后,每个人都可以用它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创作。

我可以更好的创作图文、也可以捏脸、做3D、做视频、也可以用其编程,这样每个用户的生产就不只局限于狭义的内容了,甚至有可能可以上升到对其使用的APP进行逆向编程,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定制化和自由化。

观点:矿工抛售比特币的压力不能阻止牛市发展:据Cointelegraph 9月21日消息,历史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比特币矿工卖出了大量比特币,使得加密货币市场抛售压力增大。但CryptoQuant首席执行官Ki Young Ju表示,尽管市场面临矿工抛售压力,但这些压力也不能阻止牛市发展。[2020/9/21]

如果这么说的话,生成式AI就是让互联网进入了可读+可写+可编的时代,那按这个顺序,该叫他web3.0还是web4.0?

毕竟,以目前业内普遍的认知来说,web3.0基本等于区块链和币圈,主要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

如上图,A16Z的web3投资合伙人ChrisDixon曾经下过定义,说web3是可读+可写+own,这里的own我们姑且把它理解成是用户拥有数据和所有权,也即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体现。

观点:2.3万亿美元投资者现金储备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比特币涨势:随着投资者评估美国各州采取的临时重开措施,比特币将迎来新一轮价格上涨。目前,投资者持有价值2.3万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证券,以重新进入市场,他们可能从持有的现金中提取一部分,将其投资于风险市场。比特币也可能受益,因为它在减半后的长期看涨情景。分析还显示,比特币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不断增强,可能导致其现货价格进一步走高。(Bitcoinist)[2020/5/6]

这个其实和我之前所理解的web3是一致的,但这里我确实有一个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

web1.0?和web2.0?听起来都是生产力上的革命,都是让用户跨越式的参与和生产更多内容,但web3更像是生产关系的革命,这三个的延续是否合理呢?

于是我又去搜了下web3.0?的定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原来,2014年,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我们所熟知的币圈的web3的概念。但在这之前,互联网的发明者TimBerners-Lee在1999年就提出过另一个web3.0的概念,又叫SemanticWeb,即语义互联网。

观点:目前中国区块链投资主要来自本土,但未来外国投资比例将增加:BitriseCapitalPartners的KevinShao表示,目前中国的区块链投资主要来自本土,但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外国资金:“目前,(中国区块链领域的)投资者主要是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作为早期投资者。然而,我们相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国际化,外国投资机构的比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2020/4/12]

那看到语义这个词,大家应该就会觉得很有意思了,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指向性的在说AI这件事了。

在1999年的时候,Tim就说他想象中的web3.0是机器能够读懂网上所有的数据,而我们日常的交易、生活等都会由机器和机器对话来完成,人类只要提供灵感和直觉就好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个1999年版本的web3.0,恰好对应了我们当下AI的发展,而2014年版本的web3则是一个分叉,很有意思的是Tim还曾在去年评价过币圈版本的web3,他的原话是:

声音 | 观点: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在金融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11月11日,由首尔经济TV主办,SENbit、Decenter承办的2019全球区块链产业峰会在首尔洲际格兰酒店举办。在主题为“区块链应用-实体经济与通证经济的联系”的圆桌讨论上,Block Crafters Capital创始人Suyong Park表示,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在金融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明年或者后年会以比较快的速度发展。实体经济和通证经济的优势是以更透明的方式进行行业拓展。嘉楠区块链CEO邵建良也表示,区块链在支付、证券、供应链金融、传统金融的信贷领域都会有所应用,最重要一点是能够实现全球标准统一,比如运用比特币等,对当今行业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019/11/11]

“Web3isnotthewebatall.”

那这个就见仁见智了?LOL

其实,这两个版本的web3.0?背后也是有一个共同出发点的,两者都觉得大公司通过数据和网络效应等进行中心化垄断是不对的,但是二者的解决方案却是截然相反的。

区块链要去中心,Tim的解决方案则是把所有数据统一存在一个绝对中心化的地方,只有用户可以有权调用,这也是他现在做的创业公司在做的事。

在此之前比如你想更新自己的信息,必须到各个APP平台分别更新,但以后你不管在哪里更新,其他APP都会自动同步。

所以如果说区块链世界的数据是去中心化的难以更改的,那Tim世界中的数据则是极易操作和更改的。

这个区别背后核心的原因是,Tim始终认为互联网要做的是加深链接和提效,而区块链世界则选择为了安全而放弃效率。

也所以,Tim的web3.0还衍生出一个概念叫thedataweb,即数据互联网,这个背后的意思是,目前整个互联网中存储的是无数的各种类型和媒介形式的文件,而当机器能够有语义分析、感知、学习能力的时候,这些文件就会被变成无数更底层的可用的数据而存在,互联网就会从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网络,变成了分布式数据网络。

也正因此,所有互联网上的内容都能被打的更散,并能被更好的链接在一起。

讲到这里,我觉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理结论,即不管你叫它AIGC、ChatGPT还是生成式AI,这个东西本质都是web发展的一个延续。

那其实写到这,我这篇文章最核心想表达的东西就讲完了,因为我相信很多人还在想该把当下去类比哪个年份的互联网,或者去类比智能手机或移动互联网的哪个阶段来找机会,那我们现在就知道,这些类比都是不准确的,我们更应该去研究web1.0和web2.0的发展历史和规律,看其中有哪些机会,我也希望这个推理论证能节省创业者和投资人更多的时间。

那如果回顾web发展的历史,也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和事件,我以下简单带过。

web1.0是从1989年开始,1999年第一次有web2.0概念提出,到2004年web2.0概念正式流行,这个背后正好对应了几家典型公司的生死,如网景是1994年成立,Google是1998年成立,而Facebook是2004年成立。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历了从装机软件到在浏览器里做纯网站的改变,经历了从直接向用户收费到免费使用并通过广告收费的改变等等。

这个过程中,网景为什么会被微软干掉,Google又是如何干掉DoubleClick的?那当下,微软又能不能再次“干掉”Google?web3.0时代又会不会出现新的Facebook?如果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各种模型做APP,那AppStore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又还能不能持续收到30%的税呢?

甚至我们再开下脑洞,当我们真的能拥有个人助手的时候,这个助手会是一个中心化的还是去中心化的呢?

如果说web2.0的发展是赋能每个个体做文字、图像和短视频的表达,那web3.0的时代,各种封装和调整后的多模态组合是不是可以赋能我自己做游戏、电影和APP呢?

那我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APP库,建立自己的功能,把外卖、打车、新闻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交互做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助手呢?那那个时候我和其他现存玩家或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又会变成怎样?

总之,如果假设我们对于web3.0的定义和发展的逻辑是正确的,那只能说以上这些事情都至少有概率会发生,那未来十年就会变得非常非常有趣。

最后,我17年的时候在?坐上火箭的人?这篇文章中用了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后来被很广泛的引用,那就是

History?does?not?repeat?itself,butit?does?oftenrhyme.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韵。在此,祝所有的历史亲历者们好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0ms0-5:7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