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TL;DR
1.?AIGC?将是提升?21?世纪整体社会生产力最为重要的赋能技术。而Web3的本质是改革了生产关系,让数据资产的所有权回到用户手中,这与AI革命密切相关。
在Web2时代,大量的数据都掌握在互联网巨头的手中,用户只能成为数据的消费者,无法掌握数据的所有权。而在Web3时代,区块链技术让数据成为了一种可以加密、安全、可追溯的资产,数据的所有权回到了用户手中。
这种变化对于AI革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数据是AI的核心驱动力,AI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Web3让用户掌握了自己的数据所有权,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数据,并为AI模型提供更加多样化、全面的数据,从而加速AI的发展。
2.?AI小工具浪潮涌现,但面临着诸多痛点,Web3则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AI小工具是指一些小型、专业化的AI应用,比如文本分析工具、图像识别工具等。随着OpenAI开放了ChatGPT的API接口,大量的AI小工具开始涌现。然而,AI小工具目前还面临着诸多痛点,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市场、甚至资本化的困难。Web3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从投资的角度,目前主要关注Web3作为服务协议去赋能并加速生产力革命带来的全新原生工具。
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应用或者叙事还是停留在:1.?利用AI一键生成图片NFT,然后不断充实元宇宙的场景搭建;2.XtoEarn?模式,比如通过给chatgpt提供纠错、反馈,实现对于数据的训练,从而获取相应的代币。这些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还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可以被探索和应用。
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投资Web3的服务协议会更优于投资具体toC的工具产品,尤其是面向新工具、新革命的服务协议,而非对Web2社交网络进行低效的吸血鬼攻击。
4.不仅是AI革命,未来的每一次生产力革命或颠覆式创新都可以通过web3的原生方式进行加速和赋能。其实,最好的做法是将Web3视为组件,结合生产力和实体经济的变革,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创新力量。在这个过程中,Web3不再只是围绕金融属性和炒作属性而存在,而是真正发挥了其改变生产关系、赋能创新的本质。
1.?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生产力革命不断涌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是一场涵盖了人类社会几乎所有领域的生产力革命。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带来了各种创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然而,AI革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快速推广和落地这些AI技术,使之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载体来推动AI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创新,而Web3技术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Web3技术不仅提供了更安全、更自主的网络环境,还可以实现更开放、更去中心化的应用,提供更广泛的场景和商业模式,使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以“Web3如何加速每一次生产力革命?以AI小工具浪潮为例”为主题,介绍Web3和AI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探讨Web3如何加速AI小工具的发展,并展望未来Web3和生产力革命的发展前景。
2.?过往的生产力革命与今天
过往的生产力革命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此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和农业生产,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而工业革命则通过机器化生产、大规模生产和工厂化组织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这种变革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奠定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基础。
在工业革命之后,还出现了电力革命、信息革命等一系列生产力革命。电力革命主要是通过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气化设备的发展,使得生产方式进一步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信息革命则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信息化生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这些生产力革命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每一次生产力革命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那么,AI革命,以及未来可能会有的生产力革命,会跟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呢?
核心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因此数据成为AI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相比之前的生产力革命,AI革命更注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而这正好和Web3的属性大力结合。
3.?Web3和AI:两股革命性力量的结合
Web3,也被称为分布式Web,它使用了区块链和去中心化技术,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实现了更加安全、透明和去中心化的网络。Web3的使命是带来更加公平和开放的互联网,赋予用户更多的数据控制权和资产价值。
清华大学区块链协会研究员Gus认为,作为一项颠覆式创新,AI解放了生产力,而Web3改革了生产关系,让数据资产的所有权回到用户手中,从而变革了生产关系,因此两者结合大有可为。
从顶层设计来看,首先,AI可以帮助Web3更好地实现去中心化和自治化。例如,AI可以用于自动化合约和DAO的执行和决策,提高Web3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Web3技术可以为AI提供更加安全、透明和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使得AI的学习和决策更加公平和可信。
其次,Web3和AI的结合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应用和服务。例如,基于Web3的去中心化身份管理系统可以为AI提供更加准确和安全的数据,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身份认证服务。同时,AI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行为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最后,关于Web3和AI的具体结合场景,市场上的声音普遍集中在利用AI的生成式能力赋能元宇宙场景。比如,用一个AI生成小图片的小工具一键生成图片、文字、视频、任务形象等NFT,然后可以放置在游戏、元宇宙场景中,进行定制化的生产。又或者,利用AI自动出题,从而防作弊机器人/女巫攻击,比如readon借助chatgpt自动生成小quiz,防止用户刷币。
这些逻辑本质上是从AI小工具的立场出发,在元宇宙或Web3中寻找使用场景,但毫无疑问,这个思路下,AI小工具本身的使用场景其实被局限了。所以,更关键的问题应该是另一个视角,也就是Web3如何赋能AI小工具浪潮,甚至衍生到用Web3服务并加速未来的每一次生产力革命。我们认为,Web3可以帮助加速AI在内的每一次生产力革命。通过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自治化的方式,可以促进小工具的创新和发展,解决冷启动、资本化的难题,从而推动生产力革命的进程。而这也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部分。
4.?市场角度来看,AI小工具存在的痛点
?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OpenAI开放最新ChatGPT接口后,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AI小工具。据清华区块链协会研究员Gus的不完全统计,OpenAI开放最新ChatGPT接口后的一周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了1200?多个AI小工具,覆盖了各种工作流,包括但不限于:编程相关的训练模型、代码开发;文字处理工具,如翻译辅助、PDF总结、自动生成excel;此外还有很多趣味小工具,比如小红书文案生成器、周报日报生成器等等。
随着OpenAI于2023年3月中正式开放GPT4,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我们预计这一股AI小工具的创业浪潮将源源不断的涌现,并迸发出多模态与跨领域的特点。多模态是指AI小工具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数据类型,如文本、图像、声音等,从而实现更加全面、精准的分析和应用。跨领域则是指AI小工具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疗、金融、教育等,从而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毫无疑问,基于现成的LLM大模型,这些AI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决策,甚至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但是,这些小工具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在此主要关注市场角度。这些小工具的商业模式往往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订阅或销售等方式盈利。针对AI小工具的商业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工具的主流商业模式是收取5?美元/月的订阅费。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易于用户接受,同时也可以稳定地为开发者带来收入。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收取订阅费的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这就导致了市场的竞争激烈,开发者们需要在价格和功能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这也会导致一些小工具只能提供基本的功能,无法提供更高级的服务,难以突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次,AI小工具的市场推广也面临着挑战。在市场推广方面,开发者们过于依赖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影响力,缺乏真正的市场营销策略,导致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单纯依赖个人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足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最后,AI小工具的叙事也不足,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这让用户难以建立对小工具的认同感,也使得小工具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不佳,难以扩大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AI小工具在商业模式、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由于市场上已经有许多类似的产品,因此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些小工具还面临着GTM难度较大的问题,即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用户认可。另外,一些小工具受限于自身的功能和叙事能力,无法拓展到更广泛的市场,导致TAM太低,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本价值。
5.?Web3如何加速生产力革命
从市场角度看,对于AIGC革命来说,用Web3能够加速这些小工具和小产品的GTM、冷启动,甚至快速实现资本化。开发者可以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众筹平台等方式,帮助小公司和个人开发者快速融资,降低了融资门槛,加速产品的推出。
此外,用户能够享受到自己在生产力革命中的大部分价值——数据资产。Web3采用了去中心化的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数据资产的去中心化存储和所有权的归属。这使得用户能够拥有自己的数据,而不是像在Web2时代那样,将数据掌握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手中。
同时,可以采用DAO和snapshot投票等方式,用户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投票给自己喜欢的小工具,把需求给量化出来。这些机制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中来,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黏性。
从技术的角度看,Web3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特性为AI小工具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在Web3生态中,所有的数据和应用程序都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上,这些数据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这种数据架构使得AI小工具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共享和管理数据,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此外,Web3的智能合约功能还可以为AI小工具提供更为灵活和高效的交易、合作和治理机制,使得AI小工具的应用和管理更为便捷和有效。
这些特性有助于可以改善AI小工具的性能和可靠性。Web3采用分布式计算、存储和通信技术,可以为AI小工具提供更高效、可靠和安全的计算和通信环境。比如,Web3的IPFS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为AI小工具提供更快速、可靠、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减少数据的延迟和丢失。Web3的P2P通信协议也可以为AI小工具提供更快速、可靠、去中心化的通信服务,支持AI小工具之间的实时交互和协作。
同样,对于Web3来说,这也是难得的机会。
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出发,Web3叙事的落脚点是TVL,那么凭借AI小工具爆发性的浪潮带来的新增用户,将会大大提升该北极星指标的达成速度。目前,Web3所拥有的应用场景并不多,往往会重复利用Web2已有的故事,如、金融炒作、社交等。然而,这些场景已被Web2占据,再去抢占这些场景的话,很难获得足够的ROI。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蛋糕、新增量。AIGC等颠覆式创新所带来的新工具、新应用场景正是我们要抓住的新机会。这些新的小工具可以为Web3平台带来新的用户、新的流量和新的收入来源。通过与AI小工具的结合,Web3可以打造出更多有用的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6.?Web3加速生产力革命的典型应用
如前所述,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应用或者叙事还是停留在:
1.?利用AI一键生成图片NFT,然后不断充实元宇宙的场景搭建;
2.XtoEarn?模式,比如通过给chatgpt提供纠错、反馈,实现对于数据的训练,从而获取相应的代币。
这些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还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可以被探索和应用。
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投资Web3的服务协议会更优于投资具体toC的工具产品,尤其是面向新工具、新革命的服务协议,而非对Web2社交网络进行低效的吸血鬼攻击。
ForesightVentures的文章《AIGC?浪潮下?Web3?的应用层创新》中提到了一个用Web3服务协议的例子,试图实现此目的,我们在此给大家简单介绍这个清华和MIT团队的产品,TieProtocol。作为一个面向AI等颠覆式创新技术的Web3服务协议,TieProtocol的定位是面向颠覆式创新技术的Web3协议,其目标是探索全新的Web3原生应用场景,而不是仅仅占领已被Web2占据的场景,从而提供更高的ROI和价值。某种程度上TieProtocol的定位可以视为是“Web3原生应用的AppleStore或者微信小程序商城”。
作为一座桥梁,其愿景是用?Web3?链接并加速每一次生产力革命。以?AIGC?革命为例,针对本文中提到的市场上大量AI小工具的痛点,TieProtocol?的解决方案是:
首先,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键部署?NFT?矩阵、AISDK?等基础组件的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快速、更轻松地开发和部署?AI?工具和产品,从而加速其?GTM?和资本化进程。
其次,TieProtocol?的去中心化架构确保了用户数据的隐私和所有权,让用户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数据,享受自己在生产力革命中的大部分价值。用户可以通过?TieProtocol?平台获取、管理、交换自己的数据资产,并且可以通过社群?DAO?的方式参与投票、互动、治理,从而让用户参与的更深、更有趣。
此外,TieProtocol?还提供了智能合约、链上治理、去中心化市场等功能,为?AI?工具和产品的开发、部署、交易、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通过这些功能,TieProtocol?可以让开发者和用户更好地利用?Web3?技术来加速?AIGC?革命的进程,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7.?下一步是什么?
探索Web3和AI结合的无限可能!
我们成立了Web3赋能AI人才计划,邀请所有AI相关的创业者、开发者和信仰用户加入我们的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同行分享经验和见解,探讨Web3对AI的应用和推广,加速生产力革命。未来,我们计划开发一些具体的AI小工具,运用Web3技术实现更高效的推广和资本化,成员可以利用Web3的投票和治理机制进行共同决策和协作。
8.?作者介绍
GusLiu,清华大学区块链协会研究员,拥有丰富的Web3从业经验。Twitter:@The_Gus_God
Web3AI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