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协议的研究者,在开展研究的时候会不断回访“UTXO”和“Account”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几乎关联了一切:交易的格式、编程模型、经济模型,还有隐私性、可扩展性。
在这里,“UTXO”和“Account”都不必作狭义的理解。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一个是对钱编程,一个是对账户编程。因此Nervos的Cell模型,也算作UTXO。
在这个领域,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JohnAdler在2020年9月发表的一篇短文,题为“Accounts,StrictAccessLists,andUTXOs”。在这篇文章中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有些震惊乃至怀疑的直觉:https://forum.celestia.org/t/accounts-strict-access-lists-and-utxos/37
Web3“phygital”时尚初创公司Pillz完成新一轮融资:金色财经报道,Web3“phygital”时尚初创公司Pillz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游戏支付平台Xsolla参投。Pillz是数字身份的延伸,其制造的设备可以使NFT藏品和NFT游戏变得有形,让用户能在现实中与NFT进行互动,而且还基于Linux构建了自己的系统,新资金将帮助该公司加速推出并批量生产其产品,包括项链、手镯、钥匙链、以及时尚和珠宝品牌,预计将于今年五月上市。(venturebeat)[2023/4/17 14:09:14]
“与账户模型相比,UTXO并没有提供任何根本上不同的功能,也没有缺失任何基础功能。”,也包括“可编程性”,因为这篇文章就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以太坊富状态式智能合约的UTXO模型。作者还认为,UTXO对比账户模式的好处,主要在于它显式地指明要访问的状态,因此允许并行执行。
Facebook将对CMA要求其出售Giphy的决定提出上诉:12月24日消息,据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周四宣布,将对英国监管机构要求其出售Giphy的决定提出上诉。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上月命令Meta出售动画图像平台Giphy,该机构称,Meta可能会限制用户访问,或迫使竞争对手提供更多的用户数据。[2021/12/24 8:00:26]
但是,“这在账户模式下也可以通过‘严格访问清单(strictaccesslists)’”来实现。意思是让交易严格指明自己要访问哪个账户。顺带说一句,“访问清单”这种技术在以太坊上也已经有了,就是2020年柏林分叉中纳入的EIP-2930——提前说好自己要访问哪些账户,可以获得Gas节省。
基于以太坊的预测平台天算Delphy APollo 1.0正式发布:据官方消息,天算Delphy APollo 1.0今日已正式上线。Delphy天算是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移动社交类预测平台。自今年3月起,Delphy APollo历经多轮测试、优化与迭代,在玩法趣味性、操作简便性及系统安全性上均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产品上线同时,将开启世界杯赢取百万专题活动。此前,天算已经与行情软件MyToken达成战略合作协议。MyToken用户可直接参与天算预测市场。[2018/6/1]
这个EIP不是强制的;但可能用户要享受到其中的好处也不容易,它需要全节点通过解析交易的内容构造出访问清单,再返回完整的交易给用户签名。
中科院大学发行数字藏品:金色财经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向2022届秋季新生赠送了以科技为元素的数字藏品,一共涉及两款,分别是“一眼万年·观天探宇”和“一眼万年·筑梦星辰”。[2022/9/21 7:10:45]
那么,UTXO又如何获得跟账户模式比肩的可编程性呢?作者引用了两篇文献,一篇是Nervos开发者XuejieXiao的“IntrotoCKBScriptProgramming1”:https://medium.com/nervosnetwork/intro-to-ckb-script-programming-1-validation-model-9a7d84679266
另一篇文献名为“BitcoinCovenants”,所涉及到的概念正是比特币社区长期以来讨论的“covenant”:https://fc16.ifca.ai/bitcoin/papers/MES16.pdf…118
作者还说:“一个关键的直觉是,底层的数据模式与执行模式没有绝对的关联,执行模式既可以是具状态的,也可以是无状态的;跟合约是否能与另一个合约互动也没有绝对的关联。”
我一直记得这篇文章,时时回味。并不是说作者已经说服了我。按我今天的理解,我认为这些结论也许谈得太粗糙了。比如,在比特币UTXO上,你无法编程出“无主的合约”,这可能跟使用了UTXO模型无关,而主要是因为它的编程模型是验证范式的。
我的理解:验证的意思是你把数据输进去,它给你一个0或1。而以太坊这种计算范式,则意味着你把数据输进去,它可以给你另一个有意义的数据。这种区别也许更大地影响了编程。
除此之外,更为根本但常常被忽略的话题是:为什么要使用UTXO/账户?显然这并不只跟编程有关,因此作者只讨论了一个方面。前段时间人们热议以太坊上提出的各种账户抽象方案,最后也会回到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账户抽象,是否UTXO模式更好?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分层,是否UTXO模式更好?如果我们要让区块链进入金融场景,账户模式更好吗?这些问题也许显得虚无缥缈,而且事实上很可能需要逐个逐个案例的研究,才能拼凑出足够有意义的答案。但这些问题不重要吗?
对从业者而言,这些问题决定了你的工作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决定了吸引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承诺是否真的有可能实现;同样,可能也决定了未来某个人希望参与这个世界的时候,决定把心思放在哪里。它们可能比如何编程更重要,重要得多。因为程序是价值中立的,但程序员不是。
JohnAdler文章的中文译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ODA3NDI5MA==&mid=2652532990&idx=1&sn=414b9616bc1890d36be5dcdeff0bbff8&chksm=8ce673a3bb91fab5b0de969ac15823fea387d7f4f470674da59bfd4daabc1f227891e45ef5f7#rd…
BTCStudy的“covenant”标签:https://btcstudy.org/tags/covenant/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