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来自@hu_zhiwei推特,其是@HashKey_Capital研究总监,原推内容由MarsBit整理如下:
BitcoinLayer2是最近一个非常火的话题,但通过最近参加会议、讨论和观察,可能每个人对比特币上“Layer2”的理解都不太一样。那么,有哪些技术和项目可以算是比特币“Layer2”?我做了一个大概的梳理:
1)侧链。侧链可能是大多数人认为比较典型的“Layer2”了。侧链项目也确实相对最多,也是目前可能新的“Layer2”项目比较集中的一个赛道。因为比特币上没法实现一个狭义上的“智能合约”,那么新启一个链/侧链的换道飙车方式就是一个很自然能想到的解决办法,以提高性能和可编程性。
网信办:加强对《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宣传解读:金色财经报道,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网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其中指出要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宣传解读。[2021/11/18 6:57:19]
但大部分侧链项目的共识还是由一部分的比特币主链的矿工通过合并挖矿的方式来提供安全性。这就和跨链安全、restaking有些异曲同工。
所以至少在侧链这个层面,这和以太坊上目前主流Layer2的Rollup方式就有很大区别。我个人理解从技术上来看,侧链其实更像一个共享了部分主链安全性的Layer1/子链。
数据/机器智能美学先驱Refik Anadol推出解读量子物理的艺术NFT:金色财经报道,根据德国知名画廊“国王画廊”(K?NIG GALERIE)披露,媒体艺术家、导演和数据/机器智能美学先驱Refik Anadol在misa.art平台上已售出1000 NFT,这些NFT是Refik Anadol系列作品《QUANTUM MEMORIES : NOISE》的一部分,Refik Anadol使用 Google Quantum AI量子计算研究数据和算法来探索平行世界的可能性,并开发了一种定制的程序相干噪声实现,利用超越经典测量的计算surflets(Surflets:包含平滑不连续性的多维函数的稀疏表示)。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于量子物理学中的多世界解释,并对其进行了推测——该理论认为有许多平行世界与我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存在于相同的时空。[2021/9/27 17:08:54]
从Layer1/子链的角度,也就比较好去理解比特币侧链里的peg问题了。其实单向/双向锚定就很类似于跨链问题。特别是也有点像EVM和非EVM链之间的跨链,两个方向上具体使用的跨链技术会有所不同,所以会分成所谓peg-in和peg-out:
动态 | 西秀区干部大讲堂专题解读区块链:12月3日,2019年第六期西秀干部大讲堂在西秀文化中心开讲,邀请中诚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专家讲师、国家信息工程研究院专家讲师马强,为全区广大干部职工专题解读了区块链相关内容。
讲座上,主讲人从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区块链在各个行业的典型应用、区块链在政务服务和政务监管中的典型应用、探索使用区块链赋能诚信建设、政府部门如何有效参与和监管企业区块链应用等方面,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详细介绍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就区块链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展望,还与现场的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解答。
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对区块链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为今后西秀区在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加速推进以信息技术带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西秀区委宣传部)[2019/12/6]
-Peg-in:即主链->侧链,一般比较容易。侧链可以通过SPV的方式来验证主链的交易。
现场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周平解读区块链技术: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今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的区块链应用技术高峰论坛暨区块链应用技术专项赛颁奖典礼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评估中心主任周平在《区块链及其标准化》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国际标准化情况和《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术语》标准 ISO 22739。他提到区块链是通过加密,将经验证和校验的区块链接,形成的分布式账本; Token是利用加密技术控制产生的资产的表现形式,该资产也通过加密技术校验所有权转移或状态变化等。[2018/9/6]
-Peg-out:即侧链->主链,一般很难,因为比特币主链上没法直接去验证侧链上的交易,所以侧链会采用各种trick,例如见证人、经济激励、对多签进行组合等。
每个侧链项目对于如何实现上面提到的共识、peg-in、peg-out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下是我对主流侧链项目的一个汇总:
所以再回头来理解侧链和Layer2的定义:如果对完全没有使用比特币主链安全性的“侧链”,称其为“Layer2”就更加牵强了。否则,有各种比特币跨链桥的以太坊是否也应算是侧链或Layer2?所以上面的表格里也暂时没有列Nomic等项目。
2)状态通道。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应该就是闪电网络了,基于HTLC+RSMC。因为不需要通过主链上所有节点来通过重复运算的方式来验证具体的每笔交易,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性能上的扩展。
对于闪电网络,之前也有所介绍,不重复展开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交易最终安全性由比特币网络来保证。所以闪电网络在共识安全性上,是和以太坊Rollup这类由Layer1整体来保证安全性的Layer2是一样的。
此外还有OmniBOLT。它是OmniLayer兼容闪电网络的版本,也可以支持新的token,但会将这些数据都放在链上。
3)Rollup。据我所知,比特币上的Rollup算是比较新的课题。去年有一个在比特币上构建zkRollup的研究报告https://hrf.org/zkrollups;后来也有一些新的项目在尝试实现,例如Alpen等。
不过由于不太好直接实现一个“SmartContractRollup”,目前的比较可行的方式还是把比特币当作一个DA来用。类似思路的还有Rollkit。
4)客户端验证。和状态通道的想法有些类似,就是不需要所有的状态转换过程都在主链上的所有节点/矿工来通过重复计算的方式来验证;只需要利用主链来保证承诺的安全性即可。主要项目包括:RGB、Taro等。
RGB等项目也会提供FT、NFT的合约模板来支持一些合约的开发。这些项目也都很有可能和闪电网络结合,例如支持在闪电网络上用稳定币支付等。
除了合约模板之外,RGB上也有一些项目在尝试更复杂的一些构建,例如AluVM等。
5)其他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链外尝试,例如Statechain,通过一些技术在链下以类似传递私钥的方式来实现付款。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这些Layer2技术:
-侧链:一种比较经典的Layer2,目前项目也比较多
-状态通道:闪电网络等可以实现很好的性能方面的扩展
-Rollup:目前主要是将比特币的区块空间用作DA
-客户端验证:另一种实现可编程性和扩展性的技术范式,也可以进一步和闪电网络等结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