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原标题为《真本聪手记|?Defi奶王:比特币的货币政策被高估》
今天内容包括:
1、BTC的货币政策被高估,以太坊的货币政策被低估
2、APompliano:用户错误使用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是可审查的
3、消费者互联网3.0-隐私和数字意识
4、Celo的AMA——访谈MarekOlszewski
5、ETH东京漂移:Concensys的日本区块链周游后感
1、BTC的货币政策被高估,以太坊的货币政策被低估
作者是Bankless的作者,他之前一般奶以太坊比较多。这篇文章里他对比BTC和ETH的货币政策。他要争论的是,比特币的货币政策被高估了,以太坊的货币政策被低估了。两者都有不同的权衡。而本文是他的上篇:为什么比特币的货币政策被高估了。他的下篇“为什么以太坊的货币政策被低估”会在下周更新。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设定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以增长GDP,管理就业并维持可预测的汇率的方式,而这些都不会导致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与黄金不同,加密货币实际上确实具有货币政策要求:最大程度地保护网络。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具有不同的要求:法定的政策指令:GDP,就业,交易—避免恶性通货膨胀;加密货币的政策规定:保护网络安全
声音 | 眼镜蛇Cobra:比特币今年是十周年,但依然让人兴奋:比特币官方论坛Bitcoin.org持有人眼镜蛇Cobra在推特上发文祝贺新年并表示,比特币今年是第十年,他是在探索自由领域中的一个很酷的实验,而且已经持续这么久依然令人兴奋。[2019/1/2]
大部分安全预算,其中95%到99%来自块奖励而不是交易费用。对于两个网络都是如此。随着BTC和ETH的价值增加,整体奖励收入也会增加。
每减少一半,网络安全性就不会使用这种强大的功能。每个减半都会削减安全预算补贴,从而使比特币的安全性不再依赖于BTC的价格,而更加依赖于对比特币区块空间的需求。
比特币最终几乎完全依赖于区块空间需求,到2032年,以BTC计价的区块奖励将仅为今天奖励的6%。是的,我们可以假设BTC会在此之前升值,例如,如果价格升至每个BTC14万美元,则可以维持2019年的安全预算。但是,2019年级别的安全性足以满足2032年数万亿美元的网络需求吗?
其他人则认为比特币的交易费收入将有所增加。我不那么相信。尚不清楚区块空间需求是比特币的核心力量。即使在今天,以太坊在交易费收入上与比特币并驾齐驱。这是因为以太坊是众多数字资产和货币协议的结算网络,由于这种广泛的用途,如果以太坊在未来几年内交易费用收入超过比特币,我不会感到惊讶。
声音 | 眼镜蛇Cobra:未来互联网的决定性变化是用区块链技术来替换中心化平台:眼镜蛇Cobra今日发推文表示,在未来的5-10年里,互联网的决定性变化将是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替代方案来移除和替换诸如Facebook、Twitter、PayPal、Patreon等中心化的平台。这是不可避免,无法阻止的。[2018/12/19]
全文链接:https://bankless.substack.com/p/btcs-monetary-policy-is-overrated
2、APompliano:用户错误使用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是可审查的
这是比特币奶王APompliano关于上周的一个暗网儿童性虐待网站的倒闭是通过比特币追踪查获的看法,而且他重申不同意比特币的“唯一”价值主张是不可审查。
上周有报道称,比特币交易在全球最大的暗网儿童性虐待网站的倒闭中发挥了作用,其中包括在38多个国家/地区逮捕300多名个人。这些逮捕行动以及黑暗网站的关闭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执法部门追踪了网站个人访问者与网站运营商之间的比特币付款。
情况很复杂,因此这些论点都不对或错。但是上周听到的一个论点确实令人担忧,对于比特币抗审查的担忧,因此我觉得应该做出回应。
声音 | 眼镜蛇Cobra:6个月内BCH将会分叉:眼镜蛇Cobra在推特中表示,因为提前共识(pre-consensus)的矛盾,6个月内BCH将会分叉。[2018/8/8]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有缺陷的逻辑循环:
比特币唯一的独特价值主张是不可审查性
为了具有不可审查性,您必须具有用户的完全匿名性
由于已识别并捕获了这种情况下的比特币用户,因此比特币没有匿名性
如果比特币没有匿名性,则可以对其进行审查
如果可以审查比特币,那将毫无价值,因为唯一的价值主张是非审查
比特币的不可审查特征只是众多价值主张之一。政府,金融机构或其他组织无法审查比特币交易非常重要。这是资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特征。比特币在正确使用时可以提供完全的匿名性-强调“正确使用时”,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没有匿名性。这意味着使用比特币的人没有适当地保护自己的匿名性。
比特币之所以有价值,有很多原因。抵抗来自最强大组织的审查制度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随着世界开始理解金融隐私的重要性,当今比特币极有可能被低估。你们中的许多人会问-使用完全匿名的数字货币是个好主意吗?比特币的建立是为了反抗暴政,无知和无能。它是为和平抗议而建的。仅仅因为有人想匿名使用比特币,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做任何邪恶的事情或违反法律。
我们应该希望罪犯们太傻了,以至于无法正确地学习如何使用比特币,同时为普通人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工具和基础设施,以保护他们的财务隐私。
全文链接https://offthechain.substack.com/p/user-error-doesnt-mean-bitcoin-is
3消费者互联网3.0-隐私和数字意识
作者CarlFritjofsson是Creandum合伙人。
30年前的互联网革命开始,为消费者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首波出现。万维网的主要创新在于,它允许接近零的边际成本为新用户提供服务。公司没有直接向消费者收取访问费用,而是将数字广告视为圣杯和默认的获利机制。这是ConsumerInternet1.0。
消费者互联网1.0教会我们“免费”获得大多数在线产品。消费者互联网2.0始于大约15年前,有关我们现实生活的更多信息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吸引收集更多数据并产生更多投放广告的机会。因此,企业过度投资于从用户提取更多数据并将其转售给想要访问它的任何人。于是作者提出了消费者互联网3.0,隐私和数字意识。
其实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Web3.0。作者提出的几个Web3.0的带来的创业机会,以及在这些机会中已经崭露头角的一些初创企业例子我认为很不错,而且还让我们跳出一个局限,Web3.0的创业机会并不限制在区块链。
消费者数据管理,作者介绍了的例子有JumboPrivacy,DeleteMe,PrivacyCo和Solid。
隐私即服务,作者介绍了的例子有密码管理器,VPN,广告拦截器,私有浏览器,隐私搜索引擎,匿名付款,以及匿名/虚拟电话号码
数字访问,作者介绍了的例子有Qustodio,FamilyTime和NetNanny
全文链接
https://blog.creandum.com/consumer-internet-3-0-privacy-and-digital-consciousness-dcd5620719c1
4、Celo的AMA——访谈MarekOlszewski
这是国外著名节点服务商ChorusOne对Celo的AMA。Celo前一阵子来中国转了一圈,据说估值非常高,但我想绝大部分的小伙伴并不了解Celo,这篇AMA可能会帮助你更快地了解Celo是干什么的。
Celo正在构建带有内置稳定币系统的移动优先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应对新兴经济体中的金融兼容性。
Celo是以太坊代码库的分叉,因此具有完全的EVM兼容性。您无需更改即可部署所有您喜欢的以太坊智能合约。还有一个mobile-sdk,可轻松构建与智能合约对接的本机移动dapp。Celo认为dapps应该是移动优先的本机应用程序,它应将区块链抽象化,并努力构建易于实现的平台和SDK。Celo用户可以注册电话号码,然后人们只要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直接向他发送代币。
Celo是否使用与以太坊不相同的TX费用/Gas模型,实施了EIP-1559,该协议基于拥塞设置了最低Gas价格,以限制Gas价格的波动。在Celo中基本费用用于验证器,小费用于服务于轻客户端的整个节点。以太坊中提出的方案中,“基本费用”被烧掉,还有另一部分,“小费”直接支付给验证者。
另外Marek还有提到关于Celo的链上治理、Staking以及稳定币系统的设计。对Celo感兴趣的可以一看。
全文链接https://blog.chorus.one/celo-q-a-with-marek-olzewski/
5、ETHEast:日本区块链周的东京漂移
这是Consensys的日本区块链周总结。摘取了他的一些主要笔记如下:
以太坊企业联盟的日本负责人石黑和明指出了企业和消费者想要同一件事的观点-更简单的金融交易体验。
ConsenSysCodefi全球代币设计负责人EjaazAmahadeen与区域负责人NicoleNguyen提到:随着诸如dydx和Compound之类的更新条目在分散平台上提供贷款等服务,现在大约有60多种DeFi应用程序正在运行。从表面上看,与2017年的ICO相比,这一数字似乎很小,但实际上DeFi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了其他产品和应用。要获得更广泛的采用,DeFi不能将常设机构排除在外,传统机构将品牌安全和风险管理放在首位,他们也在学习,而传统金融和Defi推进互动将成为共同的责任。
IDC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将在未来四年内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块链市场。特别是企业级区块链需求。
全文链接https://media.consensys.net/eth-east-tokyo-drifting-through-japan-blockchain-week-f71159c3d4e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