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观点 | “产业区块链化”为必由之路 数字资产领域将产生超级企业_SERV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有删减

作者:邢?萌

对于区块链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社会涌现出多个实践路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链改”行动则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怎样正确认识“链改”?“链改”行动取得哪些成果?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斌。

“链改”重点布局

无币区块链与非金融区块链

《证券日报》:近年来,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推进过程中涌现出多种“上链”行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张推动区块链改革,即“链改”行动。请问,什么是“链改”?协会在其中主要起着怎样的作用?

观点:帮助监管机构理解区块链和加密行业,将有助于降低监管风险:6月27日消息,Figment质押营销总监Robert Ellison认为,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复杂性,教育该领域的监管者,以减轻其在不了解基本知识的情况下走极端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当被问及监管框架是否是Staking成为主流的必要条件时,Ellison指出,制定一个Staking监管框架是非常可行的,然而监管机构并不优先考虑监管Staking行业。

根据其说法,借贷平台和稳定币目前是监管机构的优先事项。他指出,目前Staking不在其优先考虑的名单上,因为监管机构首先关注的是“公众面临的最大风险”。(Cointelegraph)[2022/6/27 1:34:26]

高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8月份发起了“链改”行动,主要起到发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一般来说,“链改”是区块链改革的简称,是运用区块链技术与思想,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观点:相当一部分虚拟货币面临与瑞波相似的局面,存在监管风险: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告诉记者,根据研究,SEC会根据“霍威测试(Howey Test)”来判定资产是否是“证券”,而根据霍威测试的标准,SEC将瑞波判定为证券并不令人意外。比如,相较于比特币,瑞波有较为明显的实际控制人。SEC对证券的态度一以贯之,即发行证券需在SEC注册或符合豁免条件。

区块链资产并非法外之地,其发展终究会与“传统”世界相连,尤其是资本市场,因此也经常可能与监管规定有所摩擦。相当一部分虚拟货币面临与瑞波相似的局面,存在监管风险。此外,部分虚拟货币与虚拟货币交易所还可能被认定存在市场操纵与欺诈等行为。(北京商报)[2020/12/30 16:06:49]

“链改”的宗旨为,依托主权区块链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创新,以实体产业、数字经济改造实验与示范,重点布局无币区块链与非金融区块链,助力产业升级与动能转换,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保护投资者利益。“链改”的目标为,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链接价值;产融共识,建设生态;互联互通,命运共体。

观点:以太坊2.0延迟系多方因素造成,包括技术和社会可扩展性需求:交易平台Koinfo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kitt Gaur正在PoS区块链上部署其代理协议,根据他的说法,处理PoS共识算法的网络在管理流程方面比PoW区块链更复杂。他表示:”以太坊的延迟是多方面的结果。它从一开始就有多个客户端,这些客户端必须相互通信。当所有验证器都需要相互通信时,staking过程会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组织和软件参与到平台的开发中,管理过程变得越来越困难。以太坊核心技术成员Lane Rettig指出了技术和社会可扩展性的需求,并补充称“协调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与技术可扩展性一样,在适当管理下的社会可扩展性也必须来确保平稳和精简的操作。

此外,整个结构中可能存在的部门也会导致人员的高流动率,长时间的入职流程进一步减慢了开发过程。以太坊基金会的Jameson Hudson表示:“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The Daily Hodl此前发文称,以太坊2.0发布可能会再次推迟。不断寻找代码错误是推迟最初2020年1月启动计划0的主要原因。“多客户端模式”造成了延迟,因为人力资源不足以确保最佳开发。(Cointelegraph)[2020/5/24]

我认为,目前“链改”主要有四大发展方向:即在商业模式上,打通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打造一个不缺资金、不缺客户、不缺员工的趋于完美的组织与生态;在技术层面上,打造信任的机器,让协同协作成本为零的技术基础得以实施;在金融层面上,依托可信的基础、去中介化,实现使用价值零成本的快速流动;在经济上,打通各个价值孤岛,形成价值生态。

数字资产领域

将诞生超级企业

《证券日报》: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成为主题,您主张推动“产业区块链化”,也曾提及,“产业区块链化”的前提是产业,落地是区块链化。请问如何理解此话?

高斌:我理解的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即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思想,结合新技术升级改造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我认为,实体经济需要被赋能,本质上来说是工业时代模式的升维,工业时代强调做大的经济模式,通过单一产品的规模扩大,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但是由于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矛盾不是生产能力不足,而是供给需求与信息的不对等,大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满足不了碎片化的需求,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应对“多样性”的挑战,从分工与合作、供给与需求、经济结构的复杂性、思想文化以至时代变革等角度发挥作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产业区块链化”是必由之路,并且区块链不仅要赋能实体经济,也要赋能数字经济。对于整个产业生态来说,最好的情况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横向、纵向地形成生态,对企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但是当前并不能形成生态或是共同体,核心原因有两个,即信任问题和协作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

《证券日报》:随着区块链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您认为,数字资产在区块链应用价值体系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高斌:区块链应用的价值体系,应该是基于价值共生生态,重点在于赋能,区块链技术是生产关系的技术,简单而言就是解决现在生产力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数字资产是区块链改造现有物理世界价值共生生态的第一步,是原点和未来。实体经济是价值锚定载体,有了数字资产,企业内部股东、员工、外部渠道、消费者、生态支撑伙伴等才能完整的表达在价值共生生态过程的所有权、收益权。实体企业资产数字化将会实现其核心价值观表达、客户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企业经营模式,将诞生比肩BATJ的超级企业,在这个企业中,也许我们自己也是有股东利益的。总之我认为,未来数字资产领域将会出现超级企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7:38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