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公众号发表了巴曙松教授《区块链赋能农村金融大有可为》一文。该文是巴教授在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咨询委员会2019年会上“区块链新时代——如何赋能农村金融”的主旨演讲。因为是演讲而不是诉诸文字的论文或落地方案,有些内容难免存在表达不充分,表述不清晰的问题。现就巴教授在文中提出的区块链赋能农村金融的7个领域,从落地应用的角度商榷于巴教授,不妥之处,还请巴教授及各位专家批评。
为清晰起见,本文采用表格方式,“赋能领域”是巴教授演讲所论及的7个方面内容;“现状”是巴教授演讲中提到的农村金融在各个领域目前的状况,也就是存在的痛点;“区块链赋能路径或效果”是巴教授在以上7个领域提出的区块链改造意见;“应用落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对巴教授所提的区块链改造路径的商榷意见。?
赋能领域
现状
区块链赋能路径或效果
应用落地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黄益平:数字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金融与服务当中的一些痛点:10月18日消息,在“数字化与金融”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与数字普惠金融”为主题的全体会议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欧美的专家说起数字金融主要谈的是区块链技术、加密货币等,而我们谈的更多是移动支付、科技信贷等,普惠金融的特点比较突出,我们的关注点之所以不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字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金融与服务当中的一些痛点。过去几年中国普惠金融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主要就集中在数字金融领域。(经济参考报)[2021/10/18 20:37:01]
贷款技术
传统的信贷方式天天围绕着贷前、贷中、贷后转,贷前数据不充分、贷中抵押物人工处理方式很难进行实时监测、贷后管理持续跟踪难度比较大等问题都会影响风险防控。
如果应用区块链技术,客户信用调查等信息数据将更加多元客观,智能合约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对于抵质押物的合规性、贷后管理的及时性都将有较大的改进作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12月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罗伯明在一场发布会上介绍临空区赋权。罗伯明表示,为做好赋权承接工作,临空区管委会将因地制宜服务社会企业,灵活把握项目时序,合理安排建设任务,提升治理能力。目前已搭建起“一网通办”受理系统,下一步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构建极简高效的审批机制,确保赋权事项批得快;以有力监督为目标,推进审管衔接,确保赋权事项管得好。(中国新闻网)[2020/12/3 22:59:51]
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多方认证,能够使链上数据更加客观。但如果传统贷前数据不充分,应用区块链技术如何能够解决客户信用调查数据的多元?
如果传统贷中抵押物人工处理方式难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信息技术包括区块链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抵押物的合规,但前提是要实现抵押物的数字化和管理的信息化。这对于大银行尚且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对于农村银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声音 | 北京大学孙惠平:区块链为云计算提供新的途径: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区块链学术带头人孙惠平则谈到了区块链对于云计算的意义,他表示,云计算是虚拟的中心化,区块链的出现为云计算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我们看看云计算环境与早期的大型机时代有什么异同,都是中心化,但大型机是物理的中心化,云计算是虚拟的中心化。而数据过于集中,会带来数据的隐私问题、数据杀熟问题、中心控制问题。很多人认为云计算是计算模式的未来方向,这是在没有区块链的时候,区块链的出现可能给云计算提供一个另外的途径,就是分布式计算,区块链对云计算起到分布、信任、安全的保障。[2019/5/16]
传统上贷后管理持续跟踪难度大,若想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贷后管理的及时性,就需要将贷后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和信息化,并做区块链链上记载才有可能。这对于银行系统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支付结算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覆盖面窄,支付体系不健全,支付结算业务的推广应用受限,导致支付制度的供需不平衡和成本较高。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周宏骐:解构区块链 + 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8FINWISE东京纷智峰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周宏骐进行以《解构区块链 + 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为题的现场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一个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能创造很多机会,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的逻辑与路径,很多区块链技术公司让我们感到兴奋,因为它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任何商业模式搭建,都是源于对用户的洞察理解,创造客户价值才有客流量。商业模式创新就是迭代商业共生体:设计“客户生态”与“合作方生态”,升级“商业共生体”结构效率。新科技驱动“商业关系重构”:社交思维、智能应用、数据驱动;智能自动、算法增效、认知商业。在商业4.0时代中,用户会被进一步数据化,生活轨迹、工作轨迹,会有更清晰的用户画像,建成一个新商业。[2018/5/21]
如果能够把区块链技术应用进来,就可以连接多个交易对手方,链接信息共享,实现点对点交易,解决市场的分散问题,从而极大降低业务成本。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何小峰:新时代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模式: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何小峰以《新时代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模式》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科技要支持金融的发展。新时代的企业发展模式,必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很重要的意义。最新的智能化技术,通过利用意念控制机器,脑机接口技术可改变思想对于人类的意义。资本四重奏对接工业4.0,PC、HC、FC、NC分别代表物资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并且给商业和社会带来直接及间接的利益。[2018/4/28]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点到点交易,解决市场分散问题,需要将支付结算业务普及到每个节点。实质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先进的支付结算体系,可以跨越农村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少这一发展阶段,直接迈向点到点交易支付和结算阶段。
票据业务
目前,在票据业务中,农村资金供给主体单一,交易工具少,票据的交易规模和签发量不足;金融机构存在操作不规范、违规交易等问题,票据造假现象频发,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风险防控;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涉农票据的高信用风险,例如汇票到期承兑人不及时兑付。
而区块链的点对点传递,可使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参与数字票据的交易,同时通过数据接口与多方资金平台对接,能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使用智能合约可以控制票据流转的方向和价值的限定,保证每个环节的可监控性和可追溯性,有利于农村票据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秩序,便于监管和风险防控。
农村资金供给主体单一,交易工具少,票据的交易规模和签发量不足,是技术问题导致的,还是政策问题导致的,或者是金融供给方意愿不足导致的?如果是纯粹技术性问题,可以用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如果是其它问题,区块链解决不了。
涉农票据造假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但前提是票据整个体系的区块链化,而不仅仅是应用智能合约就可以解决的。
涉农票据高风险至少在当前是由农业产业特点决定的。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监管和防控风险,前提是区块链技术要把票据业务全流程能够管起来。如果仅仅是管理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恐怕难以解决问题。
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上企业众多,很难对每个环节进行追踪调研,信息透明度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周期长、手续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运用区块链技术可构建可信的供应链生态体系,包括供应链联盟、金融机构及政府监管机构三位一体的信息平台。还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确保交易程序的数字化,设定自动支付的条件和时间,简化交易流程,从而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传统的供应链系统难以对每个环节进行追踪,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系统全程追踪,其前提是实现供应链全部环节和交易的数字化。其实质还是信息化建设问题。但在实施上,由于不同的供应链系统有不同的业务特点,在全流程数字化的实现上存在极大困难。
征信业务
由于农村存在农民、个体户、乡镇小微企业等不同征信对象的差异,导致征信规范不统一,尤其是农民很难突破不动产权利担保的限制,建立明确的信用体系。此外,农村可调研考察的信息不全面,也没有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区块链征信平台,可以将征信机构原始数据中授权信息上传到公有链,促使信息共享,而在信息安全上则通过公钥加密、私钥解密、不可篡改来进行防控。
传统征信本身面临征集对象差异、规范不统一,以及不动产权利担保有限制、可调研考察信息不全面等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仍然难以解决以上这些业务层面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
扶贫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区块链的介入能完美地解决扶贫过程中的贪污腐败行为。公开、可溯源、不可篡改,这是区块链在扶贫上最有价值的体现。政府部门或者公益组织把要分发和捐赠的物资和资金等信息上链,上链过程需要基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就像给扶贫资金打上了不可抹去的记号。中间任何环节如果被改动,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减少贪污腐败行为是可行的。
农业保险
传统农业保险普遍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保险公司需要对客户进行全面可靠的信用评估,这个过程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很难有精准的客户画像。
其实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种自证明的模式,即自动验证投保农户的身份信息、信用记录、资产信息、医疗健康记录和各项交易记录;通过精准的农户信息,设计出切合农户需求的保险产品;通过引入智能合约将整个保险流程透明化,从而有效遏制保事件的发生,还可提高赔付效率,降低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时间成本。
保险在本质上是大数据的使用,而不是区块链的使用。
巴教授对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总结力,提出的用区块链赋能农村金融路径具有相当的高度和指导性。但农村金融很有可能是中国金融体系最为薄弱的一环,资金规模有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风控能力差,面对的客户又以高风险客户居多。
区块链本应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块链之所以首先在金融领域得到应用,我们认为,主要还是金融领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农村金融由于其服务面广,面对客户群体小而散,资金需求量相对也较小,再加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农村金融本身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和大的金融机构相比差距较大。
鉴于以上情况,对农村金融,我们认为,在深刻分析其目前面临的业务痛点的同时,更需立足于农村金融目前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块链改造。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