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链:人民日报:广东金融高新区——引入“区块链” 做强“金科创”_智能联盟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泰山

前不久,第七届“灯湖论剑”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在广东佛山落下帷幕。作为广东金融高新区举办的全国性区块链赛事,第七届“灯湖论剑”于2019年9月启动,围绕金融科技创新的技术难点和业务“痛点”,面向全国寻求区块链技术项目,推动产业、资本、创新团队深度链接,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新品牌”。

两年多来,广东金融高新区以“区块链+”为突破口,构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吸引了40多个金融科技创新团队进驻,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区块链等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应采取不同的策略:6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新基建”要避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问题。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还处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应蜂拥而上,避免重复建设对地方财政带来的负担。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有科学务实的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2020/6/4]

培育产业生态

广东金融高新区位于佛山南海区千灯湖片区,经过12年发展,从一片菜地蜕变为“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与“现代产业金融中心”。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包括发布“区块链+”金融科技实施意见与扶持措施、推出第二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3000万元打造区块链产业集聚基地、开展为期3个月的人才培育项目,举办“灯湖论剑”系列大赛等,努力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培育竞争新优势。

人民日报:充分发挥区块链等提高资源与服务配置效率:4月21日,人民日报刊文“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新知新觉)”。文章表示,统筹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布局,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整合完善各类应急信息平台、数据库等,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高资源与服务配置效率;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培训、教育、交流机制等,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化技能。[2020/4/21]

2019年8月,“数字湾区?智瞰未来”数字化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揭幕,探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加快产业升级,构建世界级“数字湾区”。会上,广东金融高新区投资联盟链正式发布,这是一条以投资机构为主体的投资联盟链。蚁米基金、国泰君安等50家知名私募风险投资机构“上链”,促进金融投资透明规范。

动态 | 人民日报评论:防止利用区块链发行虚拟货币、炒作空气币等行为: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区块链未来已来,但也要保持理性。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相伴而生,但区块链技术创新不等于炒作虚拟货币,应防止那种利用区块链发行虚拟货币、炒作空气币等行为。同时还要看到,区块链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安全、标准、监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大方向没有错,但是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能够在有序竞争中打开区块链的想象空间。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有布局,人才储备相对充足,应用场景比较丰富,完全有条件在这个新赛道取得领先地位。[2019/10/28]

“过去是一家投资机构投资一家企业,现在是多家成员单位的投资机构共同调研一家企业之后,再一起去投资它。”首批投资联盟轮值席、蚁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锦喜解释说。

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上线,不亚于一场税收征管角度的改革:8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题为《深圳实施区块链电子发票 确保数据安全根绝偷漏税》的文章。文章表示,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上线,不亚于一场税收征管角度的改革。一直以来,我国采取“以票管税”的税收征管模式,需要用繁复的技术手段确保电子发票的唯一性,无形中提高了社会成本。而区块链模式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了电子发票的不可作伪、按需开票、全程监控、数据可询,让电子发票体系卸下了时刻“防假”的“不可承受之重”,回归交易凭据及会计原始凭证的本源。纳税人“无需纸质发票,无需专用设备,全程手机自助操作,交易即开票,开票即报销”。[2019/8/30]

向民生领域延伸

广东金融高新区积极探索场景应用,推动“区块链+”进入民生领域,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019年8月,中机联工业智能联盟链正式上线,是全国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工业区块链项目,实现了智能工业数据资产数字化与工业数权价值的互联互通——一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链接汇总海内外品牌企业的工业机床数据,上下游产业交易可以共享;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溯源、确权、增信、互换,实现生产分布式、全节点、全程追踪、供应链金融接入、工业数据价值化和加密交换流通。这样,既用金融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19年10月,“粮通链”项目又在广东金融高新区亮相,上线企业40多家。该项目基于南海区大沥镇河东“三眼桥”粮食产业集群效应,嵌入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功能,建立全流程数据共享,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成为“区块链+粮食产业”的创新平台。

专家认为,南海金融科技产业应用前景广阔。仅连接佛山与广州的广佛路两边,就设有38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6000亿元以上,其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等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广阔。

健全孵化机制

抢抓先机,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是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异军突起、跨界融合、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2018年初,南海推出五大举措,包括出台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打造产业集聚地、引导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以及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同时,推出10条配套扶持政策,覆盖企业落户、人才引进、营业收入增加、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融资等企业成长重点环节,吸引金科创企业团队集聚发展。

广东金融高新区还投资改造佛山民间金融街,搭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引进40多个团队,其中5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项目涵盖智能零售、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区块链安全检测等应用场景。

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继续孵化培育一批优秀金融科技企业,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与产业互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高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7:46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