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按使用对象和应用场景,一般可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公有链是非准许链,对所有人开放,所有节点均可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任何节点也都可以读取数据、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有效确认。公有链网络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务端节点。
对公有链的定义基本不存在疑义,最多是在具体文字表述方面可能会略有出入。但联盟链和私有链的概念却有些含糊。
“联盟链是指由多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组织或机构管理一个或多个节点,其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联盟链的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与退出。各机构组织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的健康运转。”
25,361枚ETH从未知钱包转移到Coinbase:金色财经报道,据WhaleStats监测,25,361 枚ETH(40,665,598 美元)从未知钱包转移到Coinbase。[2023/2/27 12:30:53]
“私有链,也称专有链。它是一条非公开的‘链’,通常情况,需要授权才能加入节点。而且私有链中各个节点的写入权限皆被严格控制,读取权限则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通常情况,私有链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应用,以及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等金融场景的应用。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私有链上的一些规则,可以被机构修改,比如还原交易流程等服务。”
安全团队:SoDeadNFT项目Discord服务器遭到攻击:金色财经消息,据CertiK监测,SoDeadNFT项目Discord服务器遭到攻击。请社区用户在服务器修复之前不要点击任何链接。[2023/2/1 11:40:38]
以上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定义是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到的定义。其他关于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定义也基本与此类似。
仔细梳理分析和总结联盟链和私有链的界定,好像区别仅在于私有链适用于企业或机构内部,联盟链适合组织机构间。这一界定有其内在不一致的地方。尤其在当今世界,何为企业内部,何为组织机构间,并不是一件容易说清楚的事情。
0xscope:此前转移总供应量7%的StarkNet代币STRK,或系分发初始分配:1月9日消息,Web3知识图谱协议0xscope发推表示,其研究员Bobie发现0x5c21开头地址10小时前进行了43笔链上转账,转移了694,895,781枚StarkNet代币STRK,约占代币总供应量的7%,且这部分代币由StarkNet代币铸造合约此前转入的634,725,965枚STRK和早期分发的剩余部分(12月6日、12月15日、12月22日、12月29日)组成,其中12个LockedTokenGrant合约地址之前没有收到过转账,23个其他地址在1月3日和1月5日收到了来自0x5c21 的测试转账,2个地址在12月22日收到测试转账。0xscope猜测这可能是StarkNet正在分发其初始分配。[2023/1/9 11:02:30]
比如摩根大通,本身是跨国机构,集团内部又有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公司也是单独的实体。如果摩根大通建了一条链,供机构内部公司使用,那么这条链是私有链,还是联盟链?
如果我们把私有链界定为面向单一业务场景的区块链系统,联盟链界定为面向多个业务主体、关联多个业务场景应用的区块链系统,很多不一致之处就可以解决了。面向单一业务场景的区块链系统,面对的可能是单一主体客户,也可能是多个业务主体客户。比如通过投票选举领导人的投票链,尽管面对人数众多,但所有人在这个系统中的身份都是选举人,是单一主体;用于小区设备管理的区块链系统,通过对所有设备加载设备状态传感器,并直接将设备状态数据写入区块链系统,那么这个系统面向的就是多业务主体,既包括设备使用者,也包括设备管理方和设备维护方,但这个系统是单一业务场景,即设备管理。
因此,类似摩根大通要发行的数字货币?JPMCoin就是私有链系统,而不是联盟链系统,Facebook发行Libra的系统也是私有链系统,而不是联盟链系统。因为尽管内部存在多个业务主体,但面对的是单一业务场景。
由此,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是否可以由私有链构建联盟链?我们认为这种思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未来区块链系统发展和落地的必经之路,即由私有链或扩展或组合成为联盟链系统,由单一场景或连接或扩展为多业务场景,由单一业务主体扩展或连接到多业务主体。
因此,在联盟链系统中,就有可能存在多个私有链系统,每个私有链系统作为单独的一个节点或几个节点参与联盟链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各个私有链系统内部实现数据共享。当然也有可能联盟链系统直接面向多个单独的业务节点。构成联盟链的节点,既可能是单一的节点,也可能是某一个私有链系统。联盟链系统相比私有链在更高一个层面上,在联盟链直接关联的节点内部实现联盟链的数据共享。还有一种可能,即可能会存在业务场景的递归,私有链嵌套私有链,但这并不否定联盟链的存在。
由私有链构建私有链,由私有链构建联盟链,以及数据在不同层面不同层级范围内共享,这极有可能是未来区块链真正落地的系统架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