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纵华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者注:原标题为《下好区块链应用的司法先手棋》
下好区块链应用与依法治网有机结合的先手棋,在区块链司法应用过程中,推进诉源治理;在区块链融入现有法律进程中,优化解纷资源配置,将区块链应用与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加强诚信建设。
2019年10月,总书记在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有序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强区块链应用管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支撑。为此,人民法院应当把握时机,下好区块链应用与依法治网有机结合的先手棋。
《纽约时报》称BTC或将转向PoS的观点遭到加密社区反对:《纽约时报》称,预计BTC将采用ETH的权益证明(PoS)机制并放弃严重耗能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加密货币社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人权基金会高管Alex Gladstein在他的一系列推文中将其描述为“废话”。其表示,《纽约时报》发表此观点足以说明当今BTC在主流媒体中的普及程度是很糟糕的,只要稍做研究,《纽约时报》就应意识到任何人都不期望BTC转向PoS。(U.Today)[2021/4/15 20:22:34]
要在区块链司法应用过程中,实现推进诉源治理的新突破。诉源治理往往表现为从各领域各环节着手,防范引发纠纷的风险点,并在产生冲突时尽早调和。在签订传统合同的模式下,如一方违约,相对方将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收集证据以捍卫权利,相对于较低的违法成本,权利保护成本高、周期长。2018年以来,区块链以存证平台的方式在三家互联网法院分别上线。因为智能合约的应用,矛盾纠纷的化解可以提前到合约意向最初产生阶段。
观点:加密货币波动性是积极的表现:前高盛对冲基金经理Raoul Pal认为,投资者应该改变思维方式,并将波动性视为加密货币的积极特征。并表示:如果没有这种波动性,复合年收益率就不可能达到230%。(Beincrypto)[2021/4/12 20:08:46]
智能合约将合约条款编译成一组计算机代码,该代码在交易双方签署后自动运行。一旦满足约定条件,立即触发产生相应结果。整个交易流程、履约状态和对应处理,都由内置在基础联盟链中的智能合同系统自动完成。其过程透明,难以伪造,有利于保障合同依法依约履行,减少矛盾纠纷。
观点:BTC是独一档的存在 ETH不够格与BTC列为第一梯队:12月27日消息,微博用户“BCH爱好者BruceLee”通过微博表示,之前有说法ETH不应该算成是主流币,而是应该和BTC一样划入第一梯队。不过看最近的ETH的表现,XRP暴跌的时候,ETH和其他币一样跌;XRP反弹的时候,ETH和其他币一样涨;BTC涨的时候,ETH和其他币一样在原地瑟瑟发抖。另外灰度天天增持BTC,却连续十几天没有增持ETH。所以我感觉ETH还是不够格与BTC列为第一梯队,BTC还是独一档的存在,本轮牛市ETH市值超越BTC的概率应该很低。从灰度F4的表现看,大饼是特殊的,无论什么情况都是稳稳地上涨,灰度不断增持。而ETH在前一段时间表现比较靓眼,最近基本横盘。而LTC在这段时间涨的很好。机构们像是轮着来的,拉完ETH再拉LTC,估计很快就要轮到BCH了。[2020/12/27 16:39:05]
目前,上链法院可联合有关单位或部门,结合合同范本,在以往的合同纠纷案件中,锁定关键节点,提取关键词,从而可以在司法区块链中将当事人的合意转化成可以执行的法律语言,进而确定对应条件是否成就,则相关约定条件引发责任义务履行等过程就有可能全自动实现。这是深化司法区块链应用的关键节点,也可以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一个切入点。
观点:加拿大将执行新反法规,前期做好准备的加密公司或受益匪浅:此前报道,加拿大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FINTRAC)3月初发布的一份部门报告称,6月1日FATF新规生效后,该中心将开始更加严格地监管虚拟货币公司、交易和活动。对此,加拿大加密货币交易所Bitbuy财务与合规主管Dean Skurka表示,“对虚拟货币交易商的最大影响之一将是其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要求。过去几年一直在为这一制度做准备的公司将受益匪浅,因为其系统将在2020年6月1日截止日期前建立。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将不得不大幅增加投入,因为这是一项很大的努力,不应该掉以轻心。”Skurka表示,最终该法令将通过减轻与加密相关的一些风险来改善消费者的环境。尽管如此,Skurka在称赞引入监管透明度的同时,推断加密公司可能会面临与传统MSB相同的银行业挑战。执行转移规则(travel rule)不仅仅是技术难题,对于那些有隐私意识的人来说是主要痛点。不过,据Skurka称,只要转移规则得到正确应用,并以保护用户隐私的方式,它可能会迎来一个透明的新时代,因为“它将解决许多与现金、SWIFT电汇和执法部门无法追踪犯罪分子有关的问题”。(Cointelegraph)[2020/3/30]
要在区块链融入现有法律进程中,实现解纷资源配置的再优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建设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两轮双翼。2018年9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区块链应用已经渗透到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环节。在近期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除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外,电子数据存在“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真实性,该条第二款同时规定了“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真实性,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其中可以发现区块链应用与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业务交叉与冲突的苗头。在不久的未来,区块链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减少公证证据的数量。
但就目前而言,区块链司法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上链数据资源本身的真实性。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上链前期统筹包括司法资源在内的矛盾纠纷解决资源配置,根据实践对存证可信性的要求,启动全链条存证,意即:人民法院等矛盾纠纷解决主体共同上线联盟链,作为确保数据不被篡改的一方而存在。在解决纠纷方面,可以由第三方解决的问题无需人民法院过早介入。
要重视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区块链应用,找准完善诚信建设的切入点。诚信体系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社会行为习惯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只能借助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兴事物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通过设立惩戒制度进行威慑等,逐步修正原有认知。
据了解,目前区块链的8个关键节点中有30%达到一致就可以篡改,尽管需要一定成本,双方或多方串通加以篡改不能完全避免,与之关联的就是虚假诉讼等不诚信行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前面多元解纷主体共建联盟链、全链条存证的思路得到解决。全流程存证避免了自说自话的可能,对主体行为定性和评价亦可成为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区块链应用与社会诚信建设体系建设可一体推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