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观点:比特币黄金再遭双花攻击,近7500个币丢失,比特币还安全吗?_Just for Decentralization

比特币黄金最近遭遇51%攻击。引发了不少关注,我今天分享几个问题:什么是双花?小币种为何如此容易被双花?比特币会被双花吗?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币俱乐部主席在BTG网络上检测到两次区块深度重组,两次均是双花,攻击者分别于1月23日和24日通过两次单独交易提取了1,900BTG和5,176BTG。

针对这起双花攻击事件,BTG核心开发团队回复称,攻击对象为全球某顶级交易所,攻击发生后,BTG团队于第一时间与其取得联系,及时采取了风控手段,交易所损失远低于逆转交易额。同时团队已与全部交易所保持紧密联系,防范未来的攻击。

实际上,这并不是BTG第一次被双花了。2018年5月份,一名恶意矿工通过使用51%的算力攻击,对BTG(比特币黄金)网络实施了双花攻击,涉及到的比特币黄金地址已收到超过388201个BTG。

观点:卖方减少和对交易所信任度降低导致交易所比特币外汇储备持续下跌:比特币(BTC)外汇储备持续暴跌,自3月份以来,外汇储备迅速从295万比特币降至270万比特币。在短短7个月内,外汇储备减少25万比特币,意味着减少了28.5亿美元。分析人士将比特币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市场卖方的整体短缺。一位名为“Oddgems”的匿名交易员表示,数据显示比特币很可能正从交易所转向无托管的钱包。如果是这样的话,这表明投资者正在更长时间持有他们的资金。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交易员Michael van de Poppe赞同这一立场。他强调,随着金融机构的现金储备流入比特币,比特币从交易所流出的资金正在增加。宏观投资者Dan Tapiero也表示,由于机构兴趣的激增,可能会出现“比特币短缺”。而近期一系列交易所事件也导致外汇储备急剧下降,这可能令交易员感到恐慌。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足以导致外汇储备下滑。(Cointelegraph)[2020/10/18]

在研究上面三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BTG的黑历史,那是一段套路与收割的故事,也是它动不动被双花的起源。

观点:数字货币或将打破双寡头格局:近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创始联合主任宋思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支付宝、微信支付形成双寡头格局,在移动支付方面占据95%的市场份额,而央行数字货币将改善竞争环境,提供多元化选择,同时更加可靠。除传统支付功能外,他指出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可编程货币,不仅可以添加任何功能,还可直接把资金转给最需要的群体以更有效的方式刺激经济。(证券时报)[2020/8/19]

一、BTG的黑历史

BTG和BCH一样,都借鉴了比特币的源代码,是比特币的分叉币。

BTG由廖翔主导,一开始打着真正去中心化的口号,特定的算法之下,高端的矿机无法挖出BTG,必须用GPU挖矿。

但这个币种经历了一系列的割韭菜套路之后,其币价一路跳水。

我经常说最好的买币方法就是多买少卖——但这一条主要只在比特币上面有用,如果你一开始买的是比特币黄金,那现在已经成功跌掉97%了。

观点:二级市场上加密货币价格或取决于其项目本身的透明度:6月26日消息,金融科技研究人员表示,二级市场上加密货币的价格可能取决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多少信息。他们建议,实用程序代币发行方应在交易所上市之前向公众提供基本的透明度,这样做可能会增强利益相关者的信心,并吸引新的市场参与者。(Cointelegraph)[2020/6/26]

(BTG走势图)

套路一:预挖

前几天全网热烈讨论BCH强制矿工“自愿”捐献12.5%收入的问题,但BTG项目倒是不担心开发经费的问题。

因为项目发起人廖翔创新了一个预挖的做法,也就是在代码中让他自己先挖20万个再说,这20万个直接用于团队开。

听起来像那么回事?项目方一开始宣传说,为了打破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等币种被大挖矿公司垄断的局面,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只能用显卡挖矿,看起来挺正义的。

观点:比特币耗电量与美国家用电器耗电量相差甚远:在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加密货币研究主管Apolline Blandin?的最新一集《On the Brink》播客中,他谈到了矿工的盈利能力和比特币网络的能源消耗,以及它是否确实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Blandin指出,关于比特币矿池及其能源消耗的观点总是会引起两极分化的观点。能源消耗也已变得至关重要,并且对矿工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至关重要。Blandin还认为,“如果比特币很费电,那么你要看看美国那些一直开着但不使用的家用电器所消耗的电量,然后您就会意识到这些设备可以为比特币世界供电约4.6年”。(AMBCrypto)[2020/6/7]

但当项目方创新预挖的手法,手上有大量筹码时,作恶的条件就成熟了。

当时为了蹭热点或者是谋取更大经济利益,廖翔还在网络公开征集对ETH进行分叉,后来因为响应人数寥寥作罢。

他对同样是分叉币的BCH发起了语言攻击,廖翔说BCH也有“预挖”,因为一开始挖矿更容易,让江卓尔十分愤怒,甚至当场爆粗口。

动态 | 观点:圣诞假期期间Visa和万事达卡部分用户不能正常使用:圣诞假期前后,加密生态系统运行相对平稳,但法币支付系统出现故障,Visa和万事达卡用户抱怨在圣诞节前不能正常使用卡。根据DownDetector数据,两个系统在12月24日都经历停机。期间,美国的Visa错误报告大多数涉及支付和ATM交易。12月20日也出现过服务中断。大多数案例发生在美国、德国和英国。俄罗斯Visa驳斥了中断报告,表示Visa卡照常工作。有用户表示在激活Visa预付卡或礼品卡时遇到麻烦。根据细则,资金最多需要24小时才能出现在卡上。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等待一天多之后也没有实现,客户不得不向发行商提出索赔才能获得资金。还有人在试图通过第三方支付处理器支出余额时遇到问题。Bitcoin.com文章称,比特币怀疑论者在将基于法币的传统支付系统与去中心化网络进行比较时,提出一个论点,即传统支付系统处理比区块链更多的交易(每秒数千笔)。尽管加密货币在可扩展性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但它们也有一些与银行卡相比无可争议的先天优势:能够在没有第三方干涉的情况下以点对点方式付款,保证可以即时、不受阻碍地获得资金。此外,加密货币爱好者也可以得到礼品卡。(Bitcoin.com)[2019/12/28]

实际上,正如江卓尔所言,BTG的预挖根本连挖的动作都没有,直接就是团队先拿20万个币。

我对江卓尔称廖翔为“尿翔”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希望江卓尔多保持克制。

套路二:将项目归还社区

廖翔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他不但创新了“预挖”的概念,还引爆了一个新的概念:将“项目交还社区”。

在2018年底,手持大量BTG的廖翔在朋友圈对外宣称,他会在未来一个月卖出所有BTG,换成比特币,并彻底将比特金交给社区。

廖翔此举是“套现跑路”前的试探与警告,可能是跑路最清新脱俗的说法——创始人把“权力”交还社区的同时,也把手中的“筹码”抛给了市场。

不过可能是廖翔的黑历史实在太大,BTG的价格没有受太大影响——更可能是实在是跌不动了。

面对外界质疑他割韭菜,廖翔以回应,“我在BTG市场价格最低时卖出个人合法持有的数字资产,并不存在割韭菜的说法。BTG币价三、四百美元时我不卖,现在跌到20美元才卖,又怎么割韭菜?”

他说,卖币是他的个人投资行为。

BTG现在已经归还社区,项目没有被广泛认可,价格低迷、算力低弱,很容易被双花攻击。

理论上,所有币种都会被双花攻击。那比特币会吗?

二、什么是双花攻击?

双花就是掌握超过51%的算力之后,对主链进行攻击,使其可以篡改区块上的数据。对已交易完成的数据进行撤销,在进行重新支付,从而实现了双重支付。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同样一笔钱花了两遍,这就是双花攻击。

以这次攻击BTG为例,黑客是这样做的。

首先,他们准备了若干BTG和足够的算力(超过51%),这些算力他们是租借的,并不需要自己拥有那么多。

然后把这笔8000BTG转到交易所里面,卖掉了,就是套现了,钱已落袋。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区块链上留下了8000个BTG的交易记录。

这个时候黑客用超过51%的算力,对BTG发起攻击,然后利用控制算力来改写之前区块上的数据,就是把之前交易的那笔8000个BTG的交易记录撤回,使其失效,然后在重新支付。

但是那笔交易已经完成了,而且在交易所套现了,所以重新支付就是花第二遍了。黑客重复这一操作,于是可以拿到无限多的币——如果交易所或者项目方没有被发现的话。

所以双花攻击在所有区块链中都可能存在——只要你的算力超过51%,或是另外一种“算力”,比如大多数节点同意等。

三、比特币会被双花吗?

过去几年,已经有许多种加密货币曾经被成功攻击,但是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却从来没有遭受到51%攻击,形成了所谓的51%攻击悖论,这是为什么?

并不是51%算力在比特币网络中从未存在过——尽管比特币网络算力始终是最强大的。

比如,2014年初,矿池Ghash.io的哈希算力曾经数度超过了全网51%的临界值,在社区的强烈呼吁下,部分矿工撤离了Ghash.io矿池,才使其回落到全网42%算力的水平。

那为什么矿池没有进行攻击呢?Ghash.io坦言,从长远来看,通过采矿获得新的比特币比“劫持网络立即获利”更“诚实”更有利,因此矿池并没有利用庞大的算力进行双花攻击等欺诈交易。

这正是中本聪白皮书设计的精妙之处。

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曾在比特币白皮书中预测,自私的动机会胜过51%的攻击:

“如果有一个贪婪的攻击者能够调集超过51%的计算力,那么他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么将其用于诚实工作产生新的货币,或者将其用于进行二次支付攻击。那么他就会发现,按照规则行事、诚实工作是更有利可图的。因为该等规则使得他能够拥有更多的电子货币,而不是破坏这个系统使得其自身财富的有效性受损。”

比特币的共识之中,用纯粹的经济利益连接着各方,发挥着亚当·斯密的上帝“看不见的手”的观念——每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都会增强整个社会的利益。

在代码的世界,不讲情感,只讲利益,却带来了最大的公平公正和共同利益,这其实挺让人感慨的。

“看不见的手”,在市值越大的货币上面,作用越大。比如比特币网络,每一笔大额交易都有无数的软件在监测,无数的人在关注,双花攻击很容易被发现。如果矿池作恶,且不说目前算力难以调集,即使能成功,也可能是亏本的买卖。

但在小币种身上,进行51%攻击的成本非常低。对BTG发动一次双花攻击的成本可能不过一小时1万美金,而比特则是以10亿美金为单位计算的。

朋友们,现在知道为什么我只推荐比特币了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6: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