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原标题为《观点|比特币达到100万美元一枚现实么?》
比特币的支持者们一直在谈论一枚比特币的价格怎样才能达到100万美元。在此之前,这只是猜测。而现在,一些币圈大佬们认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由于新冠病的流行,各国央行正在实施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计划,这促使人们预测,到2025年,比特币的价格将达到100万美元。专家们认为,比特币stock-to-flow比率正在接近黄金的水平,这意味着比特币的市值有可能大幅增长。此外,Grayscale的比特币和以太坊信托基金流入了大量资金,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强烈看涨情绪。
大规模的全球量化宽松重新点燃了人们对比特币一枚100万美元的预测。在新冠病大流行的背景下,实现这一价格现实么?
有人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在2025年前会达到100万美元
GlobalMacroInvester刚刚发布了一份报告,概述了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
观点:美联储加息推动美元走强令大宗商品承压:4月4日消息,道明证券称,美联储加息推动美元走强令大宗商品承压,但黄金仍是投资者关注重点。美联储鹰派立场对现货黄金构成拖累,另一方面避险需求和大量ETF资金流入支撑金价。即便美元走强,只要俄乌停火谈判和局势缓和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避险资金流入就能够继续支撑金价。(金十)[2022/4/4 14:02:29]
在未来3至5年内,黄金的价格很可能会上涨3倍至5倍。而比特币则可能在同一时期达到100万美元一枚。
有人认为,比特币的市值将从2000亿美元增长到10万亿美元的资产类别,而黄金的市值在同一时期将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60万亿美元。
目前,流通中比特币的总供应量略高于1800万枚,10万亿美元的市值意味着每枚比特币的价值将略高于55万美元。
一位亿万富翁看到了比特币的上涨潜力
Social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Facebook前高管ChamathPalihapitiya也认为,比特币的价格有可能会达到七位数。据《福布斯》4月初报道,Palihapitiya告诉MorganCreekDigital的AnthonyPompliano,他认为在新冠病疫情的刺激下,比特币的价格要么归零,要么达到数百万一枚。
观点:若数字支付系统设计不能确保隐私 则其从根本上是危险的:8月10日消息,针对加密社区一直谈论政府主导央行数字货币CBDC所涉及的隐私有关概念,美国程序员,自由软件活动家Richard Stallman表示,加密货币是一种特殊技术方法的使用。如果政府实施这种方法,并不认为这是矛盾的。但如果政府把它用作监控设备,则是邪恶的。如果数字支付系统被设计并不能确保隐私,那么它们从根本上是危险的。(Cointelegraph)[2020/8/10]
Palihapitiya认为,全球经济可能正走向法币高速贬值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比特币将成为一种避险资产。”
这位前Facebook的前高管表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年时间。他说:
现在来看,比特币有价值的概率可能是5%或10%。到2030年,我们很有可能无法通过通货膨胀来解决现存的经济问题。从本质上讲,要想遏制通胀,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某种形式的金本位,但政府和央行之间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永远不会在一种金融工具上达成共识,也永远不会在汇率上达成共识。但人们可能会选择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
观点:超高净值人士可能很快对比特币产生兴趣:加密货币分析师Plan B认为,超高净值人士(净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可能很快对比特币产生兴趣。他表示,目前有超过20万名超高净值人士,一旦他们对比特币感兴趣,不会只购买一两枚而是更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比特币的采用率和价格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使这些投资者中有10%转向比特币并决定购买一些,也会对比特币产生重大影响。(U.Today)[2020/5/20]
比特币的基本面怎么样?
尽管存在争议,但stock-to-flow模型显示,在此次减半之后,比特币的稀缺程度将逼近黄金。
S2F模型是一个用来衡量稀缺性的价值度量标准。它是一种资产的当前供给除以新供给所得到的比率。例如,白银的S2F比率为22。
PlanB是最早将S2F模型用来计算比特币稀缺性的投资者,这么做目的是评估比特币的长期价值。目前比特币的S2F比率为27,已经超过了白银的数值。而黄金的S2F比率为62。
以黄金为例,S2F比率为62意味着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黄金的供应量需要62年才能翻一番,因此黄金极度稀缺。使用这种稀缺性模型可以尝试预测商品在未来的价格。
观点:BTC的价格必定震荡上涨 ?:今日下午14:30,XBIT算力存证《神侃币价》直播间迎来币印矿池COO朱砝、神马矿机销售总监张文成、翼比特销售总监汪红勇及HiCoin联合创始人王明远4位大咖。4位嘉宾围绕近期币价走势与投资方式进行讨论。?
张文成表示,当前复杂的形势从长远来看对币价是个利好。减半过后,长期来看BTC的价格走势肯定是震荡上涨,保守估计能到前高的一倍。
作为币圈的投资老人朱砝建议大家分开管理法币仓位和数字资产仓位,这样界限比较清晰,两个账户独立操作,可以为彼此避险。
汪红勇则认为,BTC价格涨跌会直接影响挖矿难度,但挖矿难度涨跌不会直接影响BTC价格。
此外,大多数人把行情好坏归咎于“庄家”,这一点王明远也表示,短期不排除有某些机构操纵市场,但长期还是跟着大趋势走的。[2020/4/16]
在2020年5月份减半之后,比特币的S2F比率将翻一番,达到52,其稀缺性将更接近黄金。根据该模型显示,比特币在减半后的的预期价格将达到5.5万美元一枚。
如果黄金和比特币是价值类似的对冲资产,那么根据S2F模型,从理论上讲,两种资产可能具有相似的稀缺性。因此,如果比特币的市值飙升至黄金的水平,那么每枚比特币的价值将超过50万美元。如果把纸黄金也涵盖在黄金的市值当中,那么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将最高达到80万美元。
观点:比特币网络活动再次增强,显示出从持有比特币向使用比特币的转变:Glassnode发布了一个关于比特币网络活动的图表,该图表显示了整个网络中移动的比特币数量从去年8月开始迅速加速,直到上个月才稳定下来。自3月的急剧下跌之后,现在整个网络活动也再次增加。从这些信息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比特币再次处于发展中。网络上活动的变化可能相对较小,但仍显示出从持有比特币转向使用比特币的转变。[2020/4/12]
此外,分析师PhilipSwift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与S2F比率趋势相同,每枚比特币的价格正在接近10万美元。
比特币价格和S2F趋势图,由PhilipSwift提供
PlanB在最近还更新了S2F的模型图,它预测从2020年到比特币的第四次减半期间,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将达到28.8万美元。
PlanB最新提供的S2F模型图
比特币需求强劲
根据目前比特币的供应量来看,比特币的价格已经接近8000美元。而供应量的增长将在5月中旬后减半。因此,直到新币产出减少的全面影响开始显现之前,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是需求驱动的。
Grayscale在2019年的投资者研究发现,大约36%的美国投资者对于投资比特币感兴趣。83%的受访者表示,比特币的“增长潜力”是他们对比特币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此外,比特币的稀缺性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强烈共鸣。
Grayscale的季度报告还显示,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兴趣正日益浓厚。在2020年第一季度季,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强劲的需求水平,流入该基金的资金超过了5亿美元。
其中,79%的资金流入来自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约4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了该公司的比特币信托产品,1亿美元流入了以太坊信托产品。
2020年第一季度流入加密货币信托基金的资金情况
Grayscale的季度报告反映了投资者对比特币的需求,因为该基金是数字资产的重要持有者。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该公司持有了总流通量中1.7%的比特币。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持有的加密货币占加密货币资产总市值的1.2%。
Grasysacle比特币信托占比特币流通供应量的百分比
去年,每季度流入该公司比特币产品的资金都增长了一倍。虽然下图显示了从201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流入资金出现了增长停滞的情况,但这实际上是Graysale停止接受新资金的结果。
当基金被超额认购时,这家资产管理公司会周期性地停止接受新的资金流入。因此,没有资金流入并不代表投资者对其产品没有需求,而是人为设定了管理资产上限的结果。
在过去一年,通过Grayscale流入比特币的资金在每个季度都增加了一倍,从2019年第二季度的约1亿美元,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2亿美元,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4亿美元,2020年3月底的8亿美元。说明机构对比特币需求呈持续上涨的趋势。
过去一年,流入Grayscale的资金情况
Grayscale的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看好币价上涨。正如VisualCapitalist提供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全球衍生品的名义价值在630万亿到1.2万亿美元之间。如果这些资金中只有一小部分从衍生品转向数字资产,那么比特币的价格就可能会出现大幅飙升。机构投资者从其他资产类别转向数字资产,将推动币价升至100万美元一枚。
到比特币第四次减半的时候,即从现在起的4年后,流通中的比特币将达到1968.75万枚。它的S2F比率将再次翻倍并远超黄金。如果到那时,比特币已经成为了一种避险资产,那么比特币的价格也一定会土大木。
虽然100万美元的比特币可能在2020年看起来有些遥不可及,但回到2016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比特币能达到今天的价格。
当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所有的价格预测模型。因为,预测模型中丁点的错误都可有能极大的影响到最终结果。
到2025年,我们会看到一枚比特币达到100万美元么?没有人能真正知道。然而,通过上面的分析表明,这完全有可能实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