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C: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初期料不付息_李晨比特币5个亿爆仓怎么翻身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焦源源

央行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近期内测引发市场关注,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央行数字货币会以渐进可控的方式逐步推开。由于数字货币付息对金融体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较大,料在开始阶段不付息。数字货币发行对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在微观层面需要防范相关风险。

以渐进可控方式逐步推开

中国证券报:DC/EP对现行数字金融格局会产生哪些影响?距离正式落地还有多远?

彭文生:现行的数字支付体系主要是由私人部门及其创新的各类数字货币发展形成,包括数字资产、平台数字货币、稳定币等。私人部门数字货币的发展如火如荼,各国央行也在研究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以适应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

复旦大学教授:币圈线下有所收敛 网络传播较多:3月15日消息,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文君表示,币圈行为还是新瓶装旧酒,实质没有太多变化,大多是在形式上增加了套路。在她看来,大多的币圈机构被打击后,线下有所收敛,而网络传播比较多,老年消费者是被的重点。(北京商报)[2021/3/15 18:44:37]

与私人部门数字货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完全具备货币的三大功能,因此既涉及市场竞争也涉及公共政策,势必会影响数字金融格局,但这一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具体形式,包括是否付息。

我国央行准备推出的DC/EP,笔者判断现阶段主要是电子支付手段,类似现金的支付功能,和现金共同的特征是不付利息,反映出央行谨慎的态度。因为不付利息,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一样,对其所有者来讲有持有成本问题,也就是放弃的存款利息。人们一般不会持有大额的零利息现金,这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的量由交易需求决定,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导致经济活动变化的原因,对宏观经济没有太大影响。

Bitget公布第三位钻石节点:币圈币姥爷众盈社区:据官方消息,Bitget年度钻石节点经过严格筛选,诞生第三位钻石节点:币圈币姥爷众盈社区。据悉,币圈币姥爷众盈社区是资深比特币投资者,擅长中、短线结合与趋势交易,善于仓位管理和投资组合风险回避。Bitget将为钻石节点颁布荣誉金币,目前钻石席位仅余7席。铂金节点与黄金节点同步限量招募,平台将优先开放3个月以上稳定合作伙伴的申请,更多节点申请与详情前往官网查看。[2020/6/12]

此外,DC/EP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即上面一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民众,这也意味着DC/EP不会脱离现有金融体系,对金融运行的影响也较为可控。

我国央行自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更好满足无现金收付,Libra2.0白皮书的发布也可能加大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紧迫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央行数字货币会以渐进可控的方式逐步推开。

Bibox 量化产品负责人 David:币圈在“生产工具”层面正在发生着变化:6月10日,Bibox 量化产品负责人 David在直播AMA中,与社群用户共话“AI量化交易——震荡行情下新的盈利点”。他表示:随着币圈的不断发展,玩家的专业性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币圈在“生产工具”层面正在发生着变化。Bibox的量化产品,将会提供以CTA、网格、跨市场套利为主要产品的工具矩阵。

据透露,除已经上线的定投理财、跨市场套利、网格交易之外,趋势交易(CTA)、合约网格以及其他的量化工具也将在近期面世。[2020/6/10]

中国证券报:DC/EP的支付功能对现行支付系统会带来什么改变?

彭文生:国内现行的支付系统包括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和其他支付系统两个层级。DC/EP的双层运营体系,使其支付功能的使用主要影响商业银行与用户这一层,而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几乎不受影响。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

动态 | 李笑来微博感叹币圈“真的太残酷”:李笑来发微博称,现在回头看,2017年最后一季度冲进币圈的“大佬”,20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全挂了。点名的话,10 个手指头数不过来。这个领域真的太残酷。 ????[2019/8/29]

与银行或互联网平台数字货币相比,DC/EP是法定货币,还可“双离线支付”,如果有了常态化的投放渠道后,将会加快推广和应用。DC/EP一方面会逐步替代现金交易、提升支付效率,另一方面会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形成竞争。

考虑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接入的商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是不收取商家任何费用,那么DC/EP将会对微信支付/支付宝产生一定的挤压影响。但平台数字货币之所以推广迅速,与平台的网络效应和应用场景有直接关系,这些是央行数字货币不能取代的。未来数字金融格局更大的可能是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部门货币相互竞争、互为补充。

声音 | 白硕:重视“币圈”监管治理 也要保留创新活水:据科技日报7月16日消息,世界区块链组织首席科学家白硕表示,虽然看起来“币圈”坏事连连,但“链圈”的技术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从币圈演化或借鉴而来。对“币圈”监管治理要重视,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保留创新活水。Facebook是在中国以外的世界补移动支付的课;区块链在跨境支付等方面正成为传统技术实现方式的有力竞争者。我国在移动支付上有先发优势,在区块链的技术实现和业务落地上也有很大潜力,但两者的创新结合还非常有限,若想避免被‘超车’,取决于我们的动作有多快。我们要积极应对,抢抓机遇。要充分发挥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先发优势,充分挖掘在区块链技术实现与业务落地方面的巨大潜力。[2019/7/16]

纸币和数字货币或共存

中国证券报:央行是否会对数字货币付利息?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哪些影响?

彭文生:从DC/EP的名称看,央行首发的数字货币,起码在开始阶段不付利息。这样的话,即使工资都是由DC/EP发放,在满足支付需要外,剩下的储蓄还是会转化为有息的存款或其他理财工具。DC/EP最终发挥替代现金和部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作用,节约纸钞发行、流通、回收等环节的成本,但央行从中获得的增量便利收益可忽略不计。

从商业银行来看,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形态可能受一些影响,如取款业务、ATM机等的使用会进一步下降。同时,银行有动力加快信息系统改造升级,获得DC/EP分发权的金融机构会拥有更多的用户流量,进而造成金融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银行转型以适应数字时代的紧迫性增加。

DC/EP取代现金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支付手段上,也体现在其作为法定货币的安全资产和流动性的作用上。

如果央行对数字货币付息,其作为安全资产和流动性资产的属性就会上升,对现有的货币金融格局的影响加大。央行数字货币将会直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资产配置行为,也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果中国的银行业每年拿到的便利收益回到央行,意味着财政扩张的空间增加,财政可以更大力度的减税和增支。

正因为数字货币付息对金融体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较大,央行比较谨慎,起码在开始阶段不付息。

中国证券报:未来纸质货币有没有可能完全被数字货币替代?

彭文生: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的程度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相关金融知识的普及等,开始阶段有些人可能并不能接受电子版的央行货币,认为还是纸币更安全。另外,现金的匿名性比央行数字货币高,吸引一部分人会继续使用现金。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者应该是共存的。

微观层面需防范相关风险

中国证券报:现阶段推出数字货币存在哪些风险?如何有效防范?

彭文生:总体来讲,DC/EP主要替代现金,由经济的交易需求决定,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微观层面需要处理好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相关风险:

一是数字货币交易较现金支付的匿名性降低,有助于央行反、反恐融资等,但也带来居民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保护问题,如何实现可控的匿名,需要在信息安全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取得平衡。

二是当个别经营不善的中小金融机构有遭挤兑风险时,数字货币可能会增加挤兑的便利性。针对这个风险,一方面要对央行数字货币采取有序、可控、分级的投放方式,另一方面则要加大金融宣传教育,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储户利益。

三是如何处理好大数据的产权和公共品属性问题。数据的公共品属性,通过私人部门的参与也可实现,但会带来垄断和竞争问题。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市场竞争,未来增加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既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又是监管机构,怎么平衡这两种角色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针对大数据的产权和使用问题,可能需要央行和金融机构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合作与分工逐步厘清,但要建立在保护居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四是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付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就像电力供应和自来水供应,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正因为这样,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上比较谨慎,预计会从小范围测试开始,逐步推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博客

[0:15ms0-6:632ms